港股今日走势出乎意料地强,未见受到EFSF被评级机构标普调低评级所影响,而在内地GDP数据合乎市场预期,加上央行启动逆回购的消息,令大市整体有理想表现。结果恒指收报19,624点,上升612点或3.2%,国指亦上升473点或4.5%,至10,962点,成交亦有转活迹象,大市成交急升678.84亿元。
港股今日有不俗表现,初步看该有力上试19,500点水平,惟由于欧债问题仍然严峻,相信后市再急升的机会料不高。故此在余下三个交易日,笔者相信仍只会于18,800-19,500点区间上落。
笔者今日想跟各位谈谈内地市场。印象中,笔者过往亦曾指出内地创业板有问题,当中“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及高募资额成为阻碍创业板健康发展的最大要素。然而直至现时为止,有关问题仍然持续。上周五在创业板上市之国瓷材料,发行市盈率便高达55倍。
只是“三高”问题又何只是创业板“专利”?以上周于上交所上市之华锐风电为例,其招股价便高达90元(人民币,下同),其市盈率及上市后市值,便分别达到48.83倍及接近千亿元。估值至高实在令人感到惊讶。不过,笔者这一例子只属冰山一角,内地创业板的情况其实更加“夸张”,个别新股市盈率高达150倍。心水清的读者,可能会马上回想起2000年时,香港创业板的“盛况”。
“三高”的结果,直接导致新股破发机率提高,同时亦令抽新股变成“高危”投资,不利大市气氛。A股近年尽失投资者信心,某程度上亦受“三高+破发”问题所影响。
至于解决方法,最重要是发行制度须进行深度改革。事实上温总早前的“救市”言论,正正是针对此一弊端,由最基本入手,以此重新提振投资市场表现。不过,有关问题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短期要提振投资者信心,恐怕仍要靠“国家队”的努力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