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闻资讯 - 正文

赛晶电力深V走势后 资金看好输配电

来源:智通财经 作者:江松华 2017-12-14 08:39: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的赛晶电力电子(00580),在高价增发新股和频繁回购的加持下,其股价在跟随弱势大盘回调后开始了强势上扬,现已走出深V形态。12月12日晚间,公司继续发布全年营收与利润均大幅上涨的盈喜,进一步刺激着市场。

(原标题:赛晶电力电子深V走势背后 大资金看好输配电的未来)

近期的赛晶电力电子(00580),在高价增发新股和频繁回购的加持下,其股价在跟随弱势大盘回调后开始了强势上扬,现已走出深V形态。12月12日晚间,公司继续发布全年营收与利润均大幅上涨的盈喜,进一步刺激着市场。

多支镇静剂打入市场里

为阻止股价跟随大盘继续回调,赛晶开启连续回购+溢价增发新股模式。近期大盘整体走势偏弱,赛晶电力电子也难以幸免,股价自11月21日开始一路下行,11月29日当天更是大幅下跌8.28%。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11月30日,在恒指当日跳空低开后大跌1.51%后,赛晶电力的管理层终于坐不住了,立即开启了回购模式,股价在经历多空双方厮杀后最终有所企稳,并开始转为温和上行,期间公司回购行为并没有停止。

12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透露重磅消息,具有国资背景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同意按照1.72港元/股的价格,认购赛晶电力2亿股新股,占现有已发行股份14.20%,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7.5%。

受公司坚定的回购行为,以及国资大股东溢价认购新股的影响,公司股价逐步回归此前的平台。12月8日,公司股价继续放量大涨7.27%,当日近2240万股成交量和4000万港元成交额,是前一交易日的15倍之多。

12月12日,赛晶电力再次发布盈喜公告称,受益于交货数量增加带来的毛利上涨,以及成本开支的有效控制,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的综合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涨势似乎并没有停下的意思,那他的业务是否能继续提供动力呢?

柔性直流大趋势下,赛晶技术优势带来的增长性在加强

赛晶是电力电子部件生产企业,主要提供为输配电、轨道交通以及工业等领域提供产品。公司在特高压直流产品市场具有领先的地位,阳极饱和电抗器更是业内独家供应,高压电力电容器也是业内主流供应商之一。

智通财经了解到,输配电业务是公司最具期待性的业务,受益特高压项目投资持续高增长,以及电网智能化改造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凭借柔性直流项目技术优势,使得输配电业务一度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

直流输电已成成主流,公司输配电业务值得期待。随着电网建设范围的扩大,交流输电因需要电网同步,导致传输距离受限。另外,大量无功补偿设备、长距离输电损耗以及系统复杂等问题,使得交流输电局限性愈发突出。

而反观直流输电,一、不受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理论上没有容量的限制;二、不存在对地电容,沿线电压分布均匀,因此也不需要无功补偿装置;三、通过直流输电系统连接的两端交流系统可以异步运行,不需要解决电网同步问题,因此,直流输电已经成为主流。

随着交付项目增多+后续项目乐观,公司业绩增长将继续亮眼。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订单还在持续不断,2017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市场进入集中产品交付期,四个项目累计销售额2.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从在手订单看,预计下半年需要交付订单3.7亿元,而国内陕北-武汉、青海-河南两个项目已启动,2018年将交付订单。

并且,国内市场仍有多个特高压直流输电规划项目待建,而海外方面,依托“一带一路”,数个跨境和海外特高压直流项目已在规划中。

升级版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未来拥有巨大潜力。由于解决了额外的补偿装置以及换流站占地面积过大等问题,随着大城市的用地愈发紧张,对配电损耗要求越来越高,柔性直流输电在大型城市供电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赛晶电力电子是这个趋势的直接受益者。公司作为柔性直流输电中核心器件技术和市场的领导者,在中国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有着实质性利好。

2017年上半年,用于±500KV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直流换流阀、直流断路器,用于±800KV柔性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直流换流阀,相继研发成功,而上述设备采用的是赛晶提供的产品。

而项目方面,2017年上半年柔性直流产品销售收入已有4744万元,根据订单情况,下半年交付订单额约有1亿元。随着张北项目、乌东德项目进入签单期,2018年订单收入非常乐观。

公司其他的方面也表现得较为抢眼。智通财经了解到,除因电解铝产业升级和孤网运行技术的推广,公司2017年上半年工业及其他业务营收得到了80%的增长外,公司成本控制方面已经有一定成果了。

公司上半年的各项费用中,销售及分销成本仅10%的增长,远低于营收45%的增长,侧面反应公司产品竞争力问题,另外,56%同比增长的研发费用也侧面体现,公司在保持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这样来看的话,或许就能理解在大盘走得较为弱势的现在,公司选择频繁的回购,以及大资金选择继续溢价加码的行为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新闻: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