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港股三大指数早盘反复 恒指半日涨0.07% 吉利汽车(00175)涨3.61%)
金吾财讯 | 港股三大指数早盘反复,截至午间收盘,恒指涨0.07%,恒科指涨0.29%,国企指涨0.05%。
蓝筹中,吉利汽车(00175)涨3.61%,中国生物制药(01177)涨3.42%,农夫山泉(09633)涨3.34%,药明生物(02269)涨3.31%,翰森制药(03692)涨3.18%;跌幅方面,百度集团(09888)跌3.61%,周大福(01929)跌2.41%,新东方(09901)跌2.35%,金沙中国(01928)跌1.89%,小米集团(01810)跌1.48%。
板块方面,新消费股持续调整,古茗(01364)跌3.68%,蜜雪集团(02097)跌3.03%,泡泡玛特(09992)跌2.53%,老铺黄金(06181)跌2.46%,茶百道(02555)跌2.4%。高盛报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市场整体表现趋缓,白酒、乳制品、运动服饰、化妆品、调味品及预制食品等多个行业需求呈现逐季走弱态势。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零售销售增速与618促销活动总商品交易额(GMV)增长显现一定韧性(主要受益于持续的以旧换新政策支撑),但企业面临渠道转型阻力、市场份额争夺及库存控制压力,导致价格下行风险再度抬头。运动服饰、餐饮、白酒、化妆品、零食、乳制品及调味品等行业在二季度加大促销力度,价格走势整体偏弱;而电商平台通过食品外卖补贴与即时零售投入,推动了相关品类销量增长。海外需求则因关税波动影响表现分化,总体增速有所放缓。高盛表示,当前市场对消费股的偏好呈现显著分化:一方面,能在整体需求不确定性中实现差异化增长的新消费品牌持续受到投资者追捧,其强劲的股价表现与估值溢价即为印证;但另一方面,投资者对这类品牌的预期正不断提高,围绕2026年增长前景的争议也在增加,短期负面消息或引发资金抛售压力。对于成熟品牌,需求不确定性仍是投资者主要担忧点。不过,高盛认为,下半年结构性增长机会仍将推动消费股整体跑赢大盘。
光伏太阳能股部分扬升,顺风清洁能源(01165)涨4.17%,福耀玻璃(03606)涨4.01%,协鑫新能源(00451)涨3.37%。消息面上,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0-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0-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华鑫证券指出,6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存在价格战情况。响应政策导向,硅料、硅片、电池环节协同涨价。硅料环节,据SMM数据,N型多晶硅复投料报价43~49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1~46元/千克,报价跳涨主要源于行业自律,以成本为报价支撑;硅片环节,多家硅片企业上调报价,不同尺寸硅片价格涨幅在8%~11.7%;电池环节,受个别电池厂提价带动,多家厂商也启动跟涨策略。该机构认为,光伏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后续政策值得期待。
个股方面,思摩尔国际(06969)跌1.43%。公司日前发盈警,预计上半年溢利介乎4.43亿至5.41亿人民币,按年下降21%-35%。溢利下降主要由于非现金性质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1.76亿人民币、分销及销售开支,以及法律服务相关费用有较大增长。公司预期上半年收入为60.13亿人民币,按年增长18%,加回非现金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期间经调整期内溢利预计介乎6.88亿至7.87亿人民币,下降9%至上升4%。美银证券认为其表现符合全年收入正增长及经调整溢利持平的指引,意味下半年收入较弱;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自有品牌业务和企业客户业务,次季趋势与首季相若,但利润则受到拖累,原因包括股份支付费用增加、自有品牌产品于海外市场的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升,以及法律费用大幅增加。该行预期费用比率上升的趋势会持续至下半年,继续抑压盈利。
中国生物制药涨3.42%。中金研报指,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以9.5092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收购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中生制药的全资子公司。礼新医药具备全球创新实力,且同类首创(FIC)/同类最佳(BIC)管线充足,可望带动中生制药在创新药业务开启新篇章。收购完成后,新纳入多项优质资产可望丰富中生制药现有肿瘤管线。该行维持中生制药的盈利预测,考虑到板块估值中枢上行,上调目标价26.7%至7.6港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交银国际指,综合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而内外需平衡仍期待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而消费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撑下实现稳步回升,但整体消费势头仍需进一步巩固;对外贸易韧性凸显,出口产品和地区多元化成效明显,但不确定性犹存。内生动力仍需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本文由FIU金融资讯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为 V1.0.4,生成时间 20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