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指全日收跌2.18% 中资券商全线受压 国联证券(01456)跌8.89%)
金吾财讯 | 2025年首日港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恒指跌2.18%,恒科指跌2.47%,国企指跌2.73%。
蓝筹中,中芯国际(00981)跌8.81%,信义光能(00968)、京东健康(06618)均跌6.05%,药明康德(02359)跌5.93%,中信股份(00267)跌5.43%;仅紫金矿业(02899)收涨,涨幅为0.28%。
基建股集体承压,时代电气(03898)跌3.81%,中国中冶(01618)跌3.66%,中国中铁(00390)跌3.28%,中国中车(01766)跌2.79%,中国通号(03969)跌2.59%。国信证券表示,建筑行业下游需求下滑,建筑企业新签订单减少,产值增长放缓,龙头央企依靠较低的融资成本抢占市场份额,民营企业收入业绩持续下滑。由于工程回款情况恶化,营业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应收款项资产持续累积,导致建筑企业“被动扩表”。在下游客户回款付款不佳和政策要求清理民营企业账款的共同作用下,当前国资总承包商在收款和付款两端均面临较大压力,现金流出压力显着增加。
中资券商全线受压,国联证券(01456)跌8.89%,中信证券(06030)跌7.26%,招商证券(06099)跌7.25%,光大证券(06178)跌7%,中国银河(06881)跌6.63%。中航证券研报称,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预计行业内并购重组事项将持续加速推进,建议关注: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浙商证券等。
华虹半导体(01347)收跌6.7%。高盛表示,虽然华虹半导体的产品PMIC、CIS、逻辑及射频产品需求稳健,但由于终端市场,如消费电子及汽车增长仍然温和,微控制单元(MCU)及功率分立器件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恢复。近年来中国成熟节点产能的增加也妨碍了平均售价的强劲复苏。在需求逐步复苏的支持下,高盛维持对华虹的长期正面看法,因本地客户对华虹的专门技术有越来越高的偏好,而华虹的专门技术在消费电子、电脑、电动车、新能源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该行维持“买入”评级,基于2025年27倍的市盈率,目标价为31.3港元。高盛预测,华虹2024年第四季收入将年增19%至5.41亿美元,大致符合集团5.3-5.4亿美元的指引目标。尽管预期12寸晶圆厂将达到满载,8寸晶圆厂也将处于高负载状态,但认为晶圆价格的回升仍然温和,且需要时间。
工商银行(01398)收跌4.06%。2024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人寿)公告称,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平安资管)受托公司资金,投资于工商银行(01398)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达到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公司举牌。报道称平安去年已多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6月和8月均曾买入,8月23日平安人寿增持1266万股,每股均价4.6961港元,持有工行H股比例已升至14%。业内人士认为,险资是中长期资金的代表,2024年频频举牌的背后,除了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号召,还受到新会计准则影响,通过增配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可获得相对稳定的较高投资收益。
中州国际表示,恒指近日反覆回升至近20,100点水平;11月8日,全国人大宣布将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化债。再加上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9月27日,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中国12月维持5年期以上LPR至3.60%,维持1年期LPR至3.10%;市场消化近年中国的反垄断法、政策、监管、内房债务等风险因素。另一方面,美联储12月宣布减息0.25厘,会后声明料明年可能只会再减息两次;日本央行7月31日宣布加息0.15%,至0.25%;英伦银行11月7日宣布减息0.25%,至4.75%;美国10月CPI同比2.6%,符于预期的2.6%;此外以巴及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外围继续影响恒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