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港美 | Q4业绩超预期!中芯国际未来空间还有多大?

来源:华盛证券 2022-02-11 17:2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数读港美 | Q4业绩超预期!中芯国际未来空间还有多大?)

作者:Dennis

2月10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布第四季度业绩,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5.34亿元(美元,下同),同比增长107.7%;每股基本盈利0.07元,去年同期0.03元。第四季度销售收入为15.801亿元,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61.1%。

毛利为5.528亿元,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212.7%。2021年第四季毛利率为35.0%,2021年第三季为33.1%,2020年第四季为18.0%。销售收入增加主要由于 2021 年第四季产品组合变动及平均售价上升所致。

业绩超市场预期,截至2月11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上涨0.51%,H股上涨2.24%。

与大唐的新协议增长四倍

2月10日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与大唐控股订立2022年框架协议,早前签订的协议已于2021年12月31日届满,本次签订的2022年框架协议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为期三年。

对比2019年框架协议,2022年框架协议下的全年上限大幅度增加,中芯国际将未来三年(2022~2024年)框架协议项下的全年上限分别设定为1.81亿美元、1.82亿美元及1.87亿美元。2019年~2021年,三年合计交易上限仅为1.03亿美元,新协议未来三年合计交易上限为5.5亿美元,增长超430%。

管中窥豹,此协议或许说明企业对于芯片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资本支出将超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持续推进产能扩张

全球半导体产业高景气度运行,产能紧张持续,中芯国际的扩产一直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在2022年一季度业绩指引中,中芯国际强调,将稳步推进扩产项目。为了持续推进已有老厂扩建及三个新厂项目,2022年依然是投入高峰期,资本开支预计约为50亿美元,产能增量将高于2021年。

“2022年初上海临港项目已破土动工,北京和深圳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2年年底投入生产。”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2月11号上午举行中芯国际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新增产能达产时间可能会出现一定推后,但会尽力按既定目标交付订单,三个新项目满产后将使公司产能倍增。

机构观点

高盛:第四季度收入符合公司指引,维持中芯国际“买入”评级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芯国际(00981)“买入”评级,目标价37.6港元,相当于预测今年市盈率24倍,并分别上调今年的收入/营运溢利/净利润预测5%/12%/11%。

报告中称,中芯国际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符合公司指引,毛利率35%达到了指引高端。而今年的资本支出预计为50亿美元。该行将今年第一季度的强劲指引归功于产能扩张、更强劲的需求和更好的晶圆平均价格,由CIS/MCU/PMIC等驱动。此外,该行预计中芯财报电话会议的主要问题将围绕第一季度强劲的收入和毛利率指引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晶圆价格趋势;未来几个季度的需求可持续性,以及今年的产能扩张计划。

华泰证券:芯片持续涨价,产能扩张提速,中芯国际今年收入有望增长25%

华泰证券将中芯国际2022/2023年的收入预测分别上调9.4%/4.0%,主要考虑到:1)公司产能扩张提速,以及2)芯片短缺导致ASP继续上涨。调整盈利预测后,我们预计中芯国际2022年收入有望增长25%,超出台积电给出的行业平均水平指引(20%)。

我们认为中芯国际将受益于:1)系统厂商推动下的半导体国产化新阶段,以及未来几年成熟工艺代工盈利水平的结构性改善。我们维持中芯国际“买入”评级及35港币目标价,基于2.0倍PB(BVPS:2.23美元),考虑到当前美国实体清单影响暂未消除,仍低于行业均值3.0倍。

国泰君安:高景气度持续,“十四五规划”助力半导体迅速发展

国泰君安国际发布行业研究报告称,虽然全球半导体公司不断扩产扩能,但是短期内仍未看到供需失衡拐点的到来,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扩建周期,该行认为行业销售额会持续增长,高景气度仍会延续。国产替代逻辑不断加强,第三代半导体前景广阔:目前中美在科技分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短期内未看到重新恢复合作的趋势,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促进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将“集成电路领域要取得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的发展”写进了“十四五规划”,未来该领域将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建议逢低买入中芯国际(00981)。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