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和通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毛利率承压,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4月25日,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和通)递表港交所,独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广和通系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638),此次也是谋求A+H双上市。业务之外,此次广和通赴港,低价出售深圳锐凌以及实控人被出具警示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1
今年一季度业绩双双下滑
官网显示,广和通系一家无线通信模组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为技术底座,提供软硬件一体、赋能行业应用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广和通为客户提供模块产品及解决方案。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主要自模块产品产生收入,包括数传模块及智能模块。公司的模块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智慧家庭、消费电子及智慧零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广和通来自持续经营的收入计,广和通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同时广和通也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
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广和通模组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51.08亿元、54.85亿元和67.04亿元,占当期收入的98.2%、97.0%和96.1%。模组产品中,数传模组贡献收入比重分别为43.5%、45.4%和43.7%,智能模组贡献收入比重分别为54.7%、51.6%和52.4%。
除了模组产品,广和通在2024年及2025年,推出一系列新模块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AI模块、端侧AI解决方案及机器人解决方案。期内解决方案贡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足3%。
由于来自主营业务模组产品的收入增加,广和通整体收入表现也相应出现了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52.03亿元、56.52亿元和69.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5.65亿元和6.77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7.0%、10.0%和9.7%。
在广和通的收入构成中,公司来自海外销售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07亿元、32.97亿元和41.4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9.7%、58.3%和59.4%。
由于模组产品的毛利率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也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0.5%、21.0%和18.2%。天风证券认为,公司短期内毛利率波动承压,主要是产品结构及材料波动所致。
广和通认为,这几年公司的毛利率相对比较稳定,随着5G收入占比的提升,因为5G的单价比较高但是毛利率相对低一点,所以随着5G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有些压力。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增加,会产生一些规模效应,同时公司会持续的做好降本的管理工作,尽量的保持毛利率相对的稳定。
外界还注意到,期内广和通的业绩增速稍显波动。东方财富网显示,2022年-2024年,广和通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37.41%、36.65%和6.13%,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1%、54.47%和18.53%。
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56亿元,同比下滑1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滑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33.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亿元,同比下滑236.25%。
广和通表示,一季度现金流流出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
国金证券指出,受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剥离影响,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6%。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后,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盈利端由于锐凌无线业务毛利率较高,剥离该业务后公司产品结构受到影响,毛利率承压。
2
出售深圳锐凌,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
更早前,在广和通2024年年度报告中,公司方面就业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同比增长6.13%,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4%;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内汽车电子及智慧家庭领域中5G固定无线接入(FWA)业务领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加18.53%,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收入的增长及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出售带来的投资收益。
关于收购锐凌,也是外界较为关心的话题。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7月,为扩大海外汽车前装市场的车载无线通信业务及进一步巩固海外市场地位,广和通订立了一份股权购买协议,以收购深圳锐凌(主要从事海外汽车前装市场的车载无线通信业务)合共51%的股权,并于2022年11月完成相关收购。
2024年7月,广和通决定出售深圳锐凌的海外汽车前装市场的车载无线通信业务的相关资产,其包括卢森堡锐凌的100%股权以及香港锐凌的部分资产及负债(为广和通当时所经营的海外汽车前装市场的车载无线通信业务的全部)。
广和通表示,公司作出该出售主要是鉴于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以及应对有关变化所面临的困难和成本。
在出售深圳锐凌后,广和通的经营业绩(包括年度利润及资产负债表项目)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报告期内,广和通终止经营业务产生的年度利润分别为1260万元、1.88亿元和2.54亿元。其中,2023年终止经营业务产生的年度利润同比增长1397.6%,大幅增长的原因是自2022年11月起,广和通将深圳锐凌并入财务报表,导致于2022年仅合并两个月数据,而于2023年则为完整年度数据。
其他业绩指标方面,报告期各期,广和通的存货分别为10.97亿元、12.86亿元和9.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77天、72.8天和62.6天;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28.88亿元、29.29亿元和34.15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107.1天、97.7天和86.6天。
同一时期,广和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7.75亿元、9.78亿元和9.8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2亿元、5.81亿元和4.29亿元,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33.07亿元、34.89亿元和36.47亿元。
业务之外,2023年4月25日,深圳证监局下发于对张天瑜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公告显示,经查,张天瑜作为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和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于2019年12月16日至2023年1月19日期间,因主动减持、新增股份被动稀释、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被动增加等原因,持有广和通的股份比例由44.84%变动至38.05%,累计减少比例为6.79%。2023年1月19日,张天瑜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公告指出,张天瑜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时未停止交易公司股票,违反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66号,下同)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发行人报送的证券发行申请文件,应当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根据《证券法》及港交所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需保持良好的诚信记录和合规经营。实控人被出具警示函这一事实属于重要信息,公司需要如实披露。
“港交所可能会调查实控人被出具警示函的原因,如果违规行为情节较轻且公司已采取措施整改,后续也加强了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港交所可能会综合考虑公司的整体情况。如果违规行为性质较为严重,涉及财务造假、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有可能否决申请。”付建指出。
针对公司发展方面,广和通在5月9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在2024年成立了AI研究院,聚焦于工具链、通用大模型对接和垂类模型的开发,同时也推出了一些列的产品,包括AI玩具、AI助手、AI相机、AIbox等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产品线也推出了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和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并在行业内知名客户完成送样,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在2025年已经实现量产出货。
天风证券表示,考虑到24年整体经营情况及销售毛利率承压,但同时公司不断积极布局端侧AI及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带来未来广阔发展空间,调整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5.8/7.3亿元(原值为6.5/7.9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8.8亿元。对应25-27年PE估值分别为33/26/21倍,维持“增持”评级。(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