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点直击 | 上海实业:年内地产业务回升仍有挑战)
观点网 香港报道 受到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减少以及投资物业租金下跌所拖累,上海实业控股截至去年底止全年业绩,营业额289.18亿港元,按年减少11.56%。股东应占溢利28.08亿港元,按年下跌17.99%。每股基本盈利2.582港元,末期息派52港仙,按年持平。
收入和利润下跌主要由于上实发展交房结转收入大幅减少,以及公司直接持有49%权益的“上实o海上湾”项目于去年度确认物业结转入账提供大额盈利贡献,令基数较高,使得房地产业务于2024年度录得由盈转亏,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负7.7%。
3月27日下午,上海实业举行全年业绩发布会,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芊 、执行董事、副行政总裁兼财务总监徐有利、副行政总裁楼军、副行政总裁谷峰等均有出席。
期内,旗下基建环保收入盈利为26.29亿港元,较去年度上升13.3%;房地产亏损 2.36 亿港元,较去年度由盈转亏;消费品的盈利贡献为 6.43 亿港元,较去年度上升 71.8%,占本集团业务净利润约20.8%,至于大健康业务盈利为5,423万港元,占集团业务净利润约1.8%。
“目前上市控股的四大业务,包括基建以及环保业务保持稳定的增长,而消费品的业务,受惠于这个疫情结束之后,亦有非常好的增长”,业绩主要受到房地产所拖累,徐有利如是说。
徐有利指,自2022年以来,内地房地产市场承受到巨大的压力,在审慎的原则下,去年度公司亦配合市场的价格变化,对现行的存货作出减值,以致构成了2024年房地产版块由盈转亏,同时销售额亦下降了40亿元左右,拖累了去年度收入及利润下跌的原因。
张芊认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一个大的调整周期,虽然目前已推出一系列稳定房地产的政策,但认为现时要像过去通过开发来支撑业务,肯定不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策略。
张芊指,今年房地产板块业务大幅回升依旧困难,集团会继续比较审慎,因此集团下一步将会积极转型,包括公司将聚焦于上海发展,又会进一步提升高集团的商业管理能力,发展长租公寓,另外亦将结合集团旗下的自持物业的具体经营情况,探索REITS的模式,而集团目前正在做准备工作,打破过去以前纯粹以拿地、开发、出售的模式。
展望2025年,徐有利表示,内外部的环境仍会是有比较大的挑战,不过将会继续对公司的业务,进行进一步的战略优化,更加聚焦在绿色健康、环保、新能源。争取克服的市场影响。
对于过去面对应收账款的压力,自从财政部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徐有利表示,观察到近月数据亦一定的改善,随着政策的效应将逐步体现,希望集团的应收账款压力今年可得到改善,公司的应收账款在同类公司中属于中偏上的水平。另外,公司内部成立了攻坚小组,进行催收,相信今年会有较好改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