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进博|“看不见”的展品 “摸得着”的含金量)
2025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国家级开放平台,是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漫步在形如“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零碳进博绿色办博”的标牌随处可见。
“您参加第八届进博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抵消。”记者通过扫描标语下方的二维码,记录参展期间的碳足迹并进行碳抵消,随即获得了一份电子版“碳中和证书”。
这是绿色进博的生动缩影,也是保险护航进博的创新实践。在本届进博会现场,一批新意满满的保险“展品”轮番亮相,聚焦绿色低碳、AI赋能、风险减量、健康养老等前沿赛道,吸引广大观众与参展商驻足交流。
亮出绿色名片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国家级开放平台,是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从第四届起,进博会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酒店用品、打包袋等塑料制品,大量减少塑料废物产生;第五届进博会全面推广零塑标准,文创产品外包装及手提袋均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利用材料。
而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太保产险通过购买并捐赠大兴安岭约8000亩林地、64万株林木的林业碳汇以及上海碳普惠减排量等碳信用,助力“零碳进博”目标的实现。
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助理雷大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在这一政策指引下,碳市场正成为推动减排、转化生态价值的关键机制。
“林业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凭借其突出的固碳能力与多重生态效益,在实现‘碳库’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雷大鹏表示,中国太保产险希望通过购买大兴安岭林业碳汇并捐赠给进博会这一创新举措,将林业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再将所得资金反哺于森林保护与修复,从而形成“生态保护—收益反哺—持续投入”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益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林业碳汇开发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雷大鹏强调,此次碳汇捐赠除了为进博会提供了坚实的碳抵消支撑外,还将“沉睡”的森林资产激活为乡村振兴的绿色资本,打通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价值通道,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元统一。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国太保产险还从需求侧出发,为进博会提供了“产、寿、健”一站式的综合保险保障方案和一体化风险管理服务,全面覆盖进博会“4+4”相关主体,包括进博会主办方、参展商、采购商、供应链服务商在内的四大相关方,以及围绕进博溢出效应的保税展示项目、跨境电商、其他展会、365线上平台等四大延展方,总保额逾1.28万亿元。
给风险“做减法”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也为外资保险机构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机构之一,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三井住友海上”)自1993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以来,已在中国扎根超过30年。
从第二届进博会起,三井住友海上已连续七届参展,是参展年份最长的外资保险机构。七年间,其展台规模持续扩大,展示内容也从传统的保险产品,逐步拓展至风险减量、创新诊疗、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等前沿领域。
“中外企业融合发展、共创共赢,是进博会最大的意义所在。”三井住友海上董事兼总经理西川真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为公司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这一窗口,公司不仅能够展示创新成果、把脉市场需求,还能挖掘更多潜在的业务机会,与合作伙伴建立更广泛的链接。
特别是上海作为三井住友海上总部所在地,始终是其战略布局的核心。多年来,公司积极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期待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在绿色保险领域,西川真吾强调,三井住友海上更加注重事前的风险减量服务。在他看来,防灾减损比事后理赔更为关键,保险公司应加大在风险发生前的投入。
在本届进博会的展台上,三井住友海上带来的一台机器人和两只机器狗吸引了众多目光。据西川真吾介绍,这些设备可以替代传统人力,深入复杂的生产环境进行巡检,通过智能风险识别系统探测潜在风险,并及时向客户发出预警与改善建议,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防灾防损。
此外,三井住友海上还分享了日本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成果经验。所谓适应性,指的是通过前瞻性的预防与投资,避免或减轻未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以暴雨灾害为例,适应性措施包括安装防水挡板、修建堤防、发布避难指令等。
在全球环境与风险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作为一家传统保险企业,三井住友海上正以开放创新重塑自身角色,致力于从风险补偿者升级为风险社会的“解题者”。
西川真吾坦言:“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能够解决全球性风险与课题的领先创新企业,也希望成为一家对中国国家战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有所价值的企业。”
构建保险“新算力”
透过进博会这扇窗口,全球创新的澎湃动能尽收眼底。其中,人工智能无疑是最强劲的脉动,正以席卷之势重塑各行各业。保险业作为典型的数据密集型领域,更是成为AI技术渗透的关键场景。
在镁信健康展区内,“一码直付—医药支付第一站”前人头攒动,成为现场观众打卡的焦点。参观者可在此体验先就医、后付费、免材料的商保直付流程,感受创新药多元支付专区带来的便捷购药和支付服务。
不仅如此,在本届进博会现场,镁信健康还正式发布了产业级AI+数据智能中枢平台——mind42.ai,并联合中再寿险等推出商业健康险决策辅助大模型mind42.ins。前者为技术底座,后者为场景化核心应用,共同为健康险提供可解释、可量化、可落地的智能解决方案。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mind42.ai以“数据智能—模型智能—决策智能”的三层递进式架构,形成了从数据处理到价值输出的完整闭环。
具体而言,数据层整合亿级保险场景及医药场景数据,构建标准化资产池;模型层依托算法开发多场景专用模型库;决策层则通过可视化交互界面,将模型分析结果转化为保险公司可直接应用的决策建议,确保每一项智能输出都具备可解释性和可量化性。
当前,商业健康险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技术创新成为破解行业痛点、驱动业态升级的核心引擎,“数据+AI”的深度融合更是打开增长新空间的战略支点。
为此,mind42.ins聚焦保险与医药行业壁垒较大、保险产品定价机制复杂、运营及理赔风控手段不足等商业健康险领域的痛点,深度挖掘真实医药支付数据和保险理赔数据中蕴含的风险特征与价值规律,全面渗透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和理赔运营等核心业务场景,为保险公司提供全面的决策辅助支持。
镁信健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表示,2025年以来,随着政策的积极推动,中国医药支付体系迈入多元支付新阶段。进博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创新药械,如何通过创新支付模式真正打开老百姓对新药好药的需求,释放医疗健康的市场潜力,是亟待破局的课题。
“镁信健康希望通过AI的加速应用、生态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打破医药与保险等支付方的传统边界,重塑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逻辑,形成价值共创、健康可及的行业生态。”张小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