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邮投资获批筹建!六大行聚首AIC赛道)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再添生力军。
10月27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司名称以有关监管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下称“中邮投资”)获批筹建。至此,六大国有银行全部完成AIC牌照布局。
受访专家指出,AIC是对银行现有业务的补充以及轻型化转型的探索。后续,银行如何平衡风险回报、匹配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仍然有待探索。
六大行AIC集齐
邮储银行发布的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复,同意筹建中邮投资。筹建工作完成后,该行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图源:邮储银行官网)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7月16日,邮储银行首次发布公告透露拟筹建中邮投资。时隔3个月,六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补齐。据了解,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将作为邮储银行全资一级子公司管理。
邮储银行称,设立中邮投资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该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发挥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作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推动该行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0月21日批复内容,邮储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年以来,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迎来扩围。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5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宣布,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随即,多家商业银行跟进开启了AIC的筹备工作。
5月以来,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陆续获批筹建AIC。而早在2017年首批银行AIC试点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产投资公司便已落地开业。随着中邮投资获批筹建,国内银行系AIC增至9家。
“近几个月来,银行系AIC加速落地,响应了监管方面对于持续推进科技金融领域支持的号召。总体而言,目前AIC的资产规模仍然很小,更多的是对银行现有业务的补充以及轻型化转型的探索。”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徐雯超指出,大型银行有着客户资源丰富、资本实力较强等优势,但传统的信贷投放对于支持较早期的科创型项目有着较多限制。AIC的成立可以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形成合力,例如以投贷联动的模式覆盖客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并触达传统信贷业务难以覆盖的领域与行业,同时也利于银行拓宽其收入来源、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升盈利能力。
不过,业内观点认为,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科创型项目的周期往往较长,与银行的负债久期匹配度较低,项目未来盈利与否的不确定性也较高。大多数银行在投资初创型项目方面缺乏经验,如何合理管理及控制相应风险与传统的信贷业务有着很大的不同,银行方面如何平衡风险回报、匹配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仍然有待探索。”徐雯超分析道。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银行参与股权投资或将主要按1250%风险权重计量(获得国家重大补贴并受政府监督下调至250%),面临资本消耗较高的问题。随着AIC设立条件拓宽,预计后续资本实力较强、综合化转型能力较强的大型银行更有动力积极申请,为科创实体领域带来长线稳定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