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全港首间电池回收设施,晋景新能(01783)发展有望再度提速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22 10:24: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全港首间电池回收设施,晋景新能(01783)发展有望再度提速)

香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是晋景新能(01783)加速成长的强力催化剂。

9月17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其指出,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香港致力于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将发挥关键作用。政府正推动全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届时本地退役电池将转化为再生黑粉供应内地和周边地区,促进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李家超的发言,肯定了香港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且表明了对全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项目的支持,这是来自官方的认证与背书,能有效确保该项目于2026年上半年的顺利投产。

而李家超所提及的全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正是全球锂电回收网络服务商晋景新能正在建设的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晋景新能旗下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设立于香港屯门环保园,于2024年6月正式动工,目前基建工程已基本完成。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动力电池处理工厂是集智能处理、梯次利用、资源再生于一体的高智能锂电池产品处理基地,设计产能直接可满足香港2035年规划的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试运营,并于2026年正式投产。

关于该项目投产后所处理退役电池的来源,晋景新能已与“T”字开头的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以及其他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于香港市场确定了战略合作,通过锁定领先车企的方式获取退役电池来源,晋景新能已形成了明显的卡位优势。

而香港政府对该项目大力支持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随着电动车近年来在香港市场的快速增长,电池回收处置的需求逐渐旺盛。

据悉,香港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约20%,为实现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香港于2021年3月公布了《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计划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包括混合动力车。

在该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截至2025年7月底,香港电动车总数约12.86万辆,占车辆总数约14.3%。且目前香港每10辆新登记的私家车中,就有7辆是电动车,增速处于世界前列。香港电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急需配套的的电池回收及处置设施。

若按照《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的目标,2035年之前私家车将全部转为电动车,那么私家电动车保有量有望达60万辆。若再加上乘用车,那么总电动车保有量有望达约80万辆,这是一个超百亿规模的电池回收处置市场。而晋景新能在香港的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的设计产能直接可满足香港2035年规划的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显然,港府支持晋景新能于港的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是顺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之举。

其二,晋景新能的业务布局对于以香港市场为“桥头堡”组建战略性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具有特殊的战略性意义。

众所周知,香港是串联起大湾区与国外资源、国内制造通路的关键载体,以香港市场为“桥头堡”组建战略性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不仅是为了应对本地环保需求,更是香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在全球绿色革命中抢占先机、确立新时代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香港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实际行动已充分表明其正在在往该方向上发展。

而晋景新能作为全球循环经济领域的领先玩家,其致力于搭建横跨亚、美、欧三大洲的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目前,晋景新能在全球28个国家拥有超过70个服务网点及本地业务,丰富的服务网点让晋景新能具备了强劲的本地化运营实力。其欧洲总部已在德国波鸿正式成立,将全面提升本土化服务与资源整合效率。同时,晋景新能美国首条电池处置产线于8月在罗得岛州正式启动,标志着其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生态不断壮大。

凭借香港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晋景新能在港的首间动力电池处置设施已成为晋景新能区域协同与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枢纽,在其全球电池循环生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该处置设施也将成为香港政府以香港市场为“桥头堡”组建战略性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抓手”,这是香港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的经典案例,有望在未来成为推动香港从传统金融中心向“国际绿色科技枢纽”转型的标杆项目。

而从近期华润晋扬科技有限公司的更名中也能看出晋景新能是我国组建战略性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由晋景新能全资子公司晋扬国际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资环绿色投资”)(前身为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华润晋扬科技有限公司,已在9月份正式更名为中资环国际开发晋景有限公司。

该公司前身于2021年设立,旨在引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提升环保综合解决能力,为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更名不仅是对双方合作根基的巩固与延续,更是战略性重组和业务深度整合的标志,明确了中资环国际开发晋景有限公司“国家队”的身份,意味着晋景新能的全球市场网络与“国家队”的政策、资源平台将加速深度整合,双方将从项目合作走向全球战略协同,共同打造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

鉴于晋景新能所搭建的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所展现出的巨大价值,以及其在香港组建战略性再生资源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性作用,晋景新能已成为新能源企业出海和回收企业组建海外回收渠道的首选服务商。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国轩高科、晶科能源、华友循环、中天储能等一系列各领域的头部企业均已成为晋景新能的客户,且根据此前市场测算,仅国轩高科、晶科能源两家为晋景新能带来的退役电池的处置价值或已超300亿元。已签约客户让晋景新能提前锁定了退役电池的来源,这让晋景新能未来的业绩成长具有高确定性。

且在今年5月份时,循环经济“国家队”之一的中资环国际、宁德时代(300750.SZ)控股的邦普循环便与晋景新能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三方拟在政策研判、技术协同及海外网点建设领域展开深度探索和合作。

中资环国际作为“国家队”成员之一,被誉为是产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一举一动牵扯着市场神经,此次三方合作的签署便是“国家队+产业龙头+全球化服务商”的强强组合,是对晋景新能在锂电循环经济领域实力的高度认可。

此外,在6月18日时,亿纬锂能(300014.SZ)联合格林美(002340.SZ)、华友钴业(603799.SH)、晋景新能等企业,正式启动了“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全球化布局、数字化溯源与开放化合作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实现对退役电池材料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显然,随着晋景新能战略合作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其全球化服务商的巨大商业价值也越发凸显。

而从行业层面看,国内市场将在2025-2027年迎来动力电池的自然退役时间窗口,这是国内即将迎来的首个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至2030年时,仅国内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300GWh,5年的年复合增速高达45%。而国外欧美储能和早期电动车电池将在2027至2030年迎来退役,这就意味着,2030年将成为全球锂电池集中退役的爆发性高峰期。

虽然全球性的爆发高峰期还未到来,但晋景新能作为全球循环经济领域中的领先玩家,其业绩已先一步迎来爆发式成长。数据显示,2024财年(截至3月31日止12个月),晋景新能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相关服务的收入暴增710.41%至2.29亿元。

在如此高的基数下,晋景新能2025财年的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相关服务继续“高歌猛进”,录得收入6.96亿元,同比暴增204.21%,该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23财年的7.03%提升至2024财年的50.58%,并在2025财年达到了约80%。显然,晋景新能已加速迈入了收获期。

既然晋景新能在全球锂电池集中退役的爆发性高峰期来临之前便能实现爆炸式成长,那么可以预见,面对随之而来的产业高潮,晋景新能在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即将投产、已签约客户项目的逐步落地、以及新客户拓展等多维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成长潜力将迎来彻底释放,晋景新能的发展速度有望迈上新的台阶,让我们拭目以待。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