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涨停潮!重大发布!刚刚,利好来了!

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9-17 17:16: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涨停潮!重大发布!刚刚,利好来了!)

储能领域,又迎来好消息!

9月17日,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市开幕。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柳新岩在大会现场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目标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8亿千瓦,2030年装机超过2.4亿千瓦,2035年装机超过3亿千瓦。

当天,在A股市场上,储能概念股集体异动,宁德时代盘中一度大涨8%,股价再创新高。截至收盘,金发科技、世嘉科技、嘉泽新能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宁德时代上涨6.7%,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储能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9月17日,A股储能概念股集体走强,截至收盘,特变电工、富佳股份、金发科技、世嘉科技、宝光股份、嘉泽新能、科森科技、蔚蓝锂芯、宝馨科技、安彩高科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欣旺达、金风科技涨超7%,宁德时代涨6.7%。

当天,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市开幕。此次大会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零碳·科技”为永久主题,以“储能新纪元零碳启未来”为年度主题,旨在打造引领储能创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风向标。

在大会现场,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柳新岩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路线图规划的发展目标为: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初期,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8亿千瓦;2030年,新型储能产业全面市场化发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2.4亿千瓦;203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3亿千瓦。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近五年来,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出台了很多储能政策,从前瞻性布局引导,到分阶段精准的施策,再到央地协同推进,推动了中国储能产业从小范围的科研示范走向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

曾毓群指出,过去五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增长达11倍;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更是实现了20倍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曾毓群表示,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最先进的储能产业链;储能电池和系统的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90%和70%以上。今年初发布的136号文,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已经进入了全球市场化的新阶段。不过,曾毓群同时也指出,储能行业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战,例如价格竞争异常激烈,无序扩张等问题。曾毓群提出,要做到守住安全底线、构建真实可信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

机构上调国内储能装机预测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储能领域还迎来另外一则“利好”消息。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中信证券指出,上述目标意味着至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翻倍。虽该目标在量级上与市场此前预测接近,但方案的印发在实质上将“市场预测”转变为“政策目标底线”,预测实际装机大概率将超过政策目标。基于此,中信证券上调2025—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预测至140GW、190GW、230GW。

华泰证券认为,上述行动方案的目标符合市场预期。行动方案对于源、网、荷三个方向的新型储能模式都进行了部署。重申要求电力调度机构明确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和调用区间,从而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商业模式创新是未来储能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与风光装机耦合从而实现更优的经济性。同时调度更公平的情景下储能年循环次数有望提高,通过更多电量循环摊薄度电成本。

招商证券表示,国内储能政策持续加码,需求将超预期且可持续。根据三方统计,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25.8GW/69.4GWh,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12个GWh级大型单体项目完成招采,以及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落地。136号文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要求后,行业对于下半年大储装机比较悲观,但随着国家级规划与各省容量政策的托底,国内大储招投标仍维持高景气度,需求有望超预期。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风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