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新股前瞻|碳酸锂暴跌80%行业至暗时刻 金晟新能谋“一体化”破局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2 08:23: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股前瞻|碳酸锂暴跌80%行业至暗时刻 金晟新能谋“一体化”破局)

继去年底首次递表后,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晟新能")于9月3日再度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与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次重启上市进程正值锂电池行业深度调整期:尽管全球新能源转型推动长期需求增长,但近期产业链经历价格下行与产能出清,碳酸锂价格较去年高点大幅回落,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密切关注这家聚焦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循环的企业,如何凭借资源循环技术优势在资本市场上讲出新故事。

亏损背后—锂电池金属材料市场“过山车”行情

据招股书,金晟新能是全球主要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探索一个循环与清洁的未来世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金晟新能是全球第二大的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金晟新能的再生利用业务涵盖了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等主流电池体系,公司的产品在下游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锂电池主流应用场景,形成了全面且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闭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锂再生利用产品和镍再生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79%以上。

尽管顶着“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最大第三方服务商”的光环,但最新财务数据揭开了行业高增长叙事下的残酷一面:公司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骤降56.5%,凸显碳酸锂价格剧烈波动与产能扩张阵痛正猛烈冲击回收产业链。

具体来看,2022年度、2023年度、2024、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下同),金晟新能收入分别约为29.05亿元、28.92亿元、21.57亿元、9.37亿元;同期,该公司年内溢利分别约为1.51亿元、-4.71亿元、-3.44亿元、-1.44亿元。

金晟新能的财务表现清晰地映射了锂电池金属材料市场的“过山车”行情。招股书坦言,其2023年及2024年陷入毛亏损的核心症结在于碳酸锂、镍、钴等金属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导致产品“售价与成本倒挂”。这正是其此前连续亏损的直接注脚。

沙利文数据显示,碳酸锂均价从2022年每吨42.69万元的巅峰,一路暴跌至2024年的8.01万元,累计跌幅超80%,甚至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探至6.23万元/吨的历史低位。碳酸锂价格“跌跌不休”的寒潮中,锂电池回收龙头金晟新能的盈利能力正经历极限压力测试。

然而,转折点已然出现。公司披露,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实现了毛利率转正。这一扭亏为盈的迹象并非仅靠市场β(Beta)推动,而是外部环境改善与内部经营提效α(Alpha)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益于钴价回升等市场因素;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其通过生产技术革新实现的成本压降,以及精准的存货管理规避了大幅减值风险。

豪赌“一体化生态”破解周期魔咒

面对价格剧烈波动与连续财务亏损,金晟新能并未选择收缩,反而在招股书中勾勒出一幅激进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蓝图。其战略核心直指行业痛点——通过向上游强化黑粉产能、向下游延伸至正极材料制造,构建从“回收到再生”的产业闭环,试图从根本上摆脱“看天吃饭”的盈利模式。

首先向上游突围,破解原材料依赖与成本之困。赣州基地退役电池处理量达8万吨/年,黑粉产能1.5万吨/年,计划进一步扩大直接处理退役电池包能力。此举旨在强化对前端原料的成本控制,减少对外购黑粉的依赖,从源头挤压利润空间。

其次,向下游延伸,对抗价格波动与市场风险。宜春在建产能1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志公司首次切入下游制造领域。

尽管战略逻辑清晰,但执行风险不容小觑。其一,技术跨越门槛,公司坦言“往绩期间并无生产任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从回收到正极材料制造存在技术壁垒与学习曲线;其二,资本开支压力,在现金流紧绷背景下,大规模产能扩张可能进一步加剧财务负担;其三,行业竞争加剧,当下游电池巨头(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纷纷自建回收体系,第三方企业如何保持差异化竞争力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金晟新能正面临严峻的客户依赖与现金流考验。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飙升至67.3%(2022年:52.7%),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公司超三分之二营收维系于少数客户之手,任何主要客户订单流失或付款延期都将直接冲击经营稳定性。

此外,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38天延长至2025年中的56天,增幅近50%,显著高于行业健康水平。尽管应收款项总额从2023年4.21亿元峰值回落至2.79亿元,但周转效率的持续下滑暗示:其一,下游客户付款能力或意愿减弱,可能折射出产业链资金链普遍紧张;其二,公司为维持客户关系被迫放宽信用政策,这种“以账期换市场”的策略在行业下行期尤显危险。

客户集中度与回款效率的双重恶化形成危险闭环——大客户通常要求更长账期,而公司议价能力受限不得不接受条件。一旦锂价再度剧烈波动导致下游客户资金链断裂,坏账风险将急剧放大。

综上,尽管碳酸锂价格的剧烈波动曾让其深陷亏损泥潭,但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转正悄然释放出韧性信号。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也随之清晰:在资源循环的宏大叙事下,其业绩弹性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抵御大宗商品的周期性暴击?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