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中绩盈利拐点显现,探索方舟健客(06086)“AI+H2H”生态背后的投资确定性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01 11:0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绩盈利拐点显现,探索方舟健客(06086)“AI+H2H”生态背后的投资确定性)

正值港股财报季,随着大部分上市公司陆续交出2025中期业绩的答卷,兼具高质量、高成长属性的“双高”成绩单格外受到市场关注。

8月27日,方舟健客(06086)交出了一份超越市场预期的2025中报成绩单,不仅在营利双收、规模扩张、核心业务爆发等等直观数据上有着不俗的表现,更以锚定AI+慢病管理前沿趋势,牢牢把握住行业变革发展脉络。

事实上,业绩数据背后的生态优势、行业卡位及长期价值潜力,也更能反映了方舟健客自身的战略定力,契合医疗AI与慢病管理的行业发展。倘若深入剖析此份财报,可对方舟健客作为“AI慢病管理第一股”的创新和突破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营收盈利双增,深挖用户价值夯实生态壁垒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这份中期业绩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方舟健客的经营对“价值释放”的直观印证上,可以用“规模增长”与“盈利兑现”两大关键词来形容。

2025上半年,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各项核心财务指标均释放出积极信号。进一步来看,期内公司实现了“规模与利润”的双双突破。由营收端来看,期内公司的营收约14.9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12.9%。在互联网医疗行业需求分化、部分企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一增速体现了其业务的稳健扩张能力。

盈利端则更具里程碑式的意义,净利润扭亏为盈至约125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亦同比增长16.8%至约1760万元,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公司的商业模式历经多年打磨后,开始进入盈利兑现期。

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度挖掘用户价值与积累医生资源,则构成了方舟健客业绩增长的“基本盘”。截至2025上半年,公司注册用户数达5280万,同比增长15.8%,用户池持续扩容。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公司的月活用户人数增至1190万,同比大幅增长34.4%,用户活跃程度的显著提升,充分验证了公司服务对慢病用户的吸引力。同时,方舟健客的注册医生规模突破22.9万名,其中近六成来自三甲医院,高质量的医生团队不仅保障了服务的专业性,更成为吸引患者的核心竞争力。

用户粘性层面,付费用户复购率高达85.4%,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处方药交易占比达81.7%的核心数据,更明确了其“聚焦慢病管理”的定位,这一定位与慢病患者“长期随访、持续用药”的需求高度匹配,能够形成“用户留存-复购-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在供应链合作上,方舟健客的“护城河”正在进一步加固。截至目前,公司已与1650多家供应商、超过980家医药公司建立合作,涵盖诺和诺德、大冢制药、信达生物等行业领先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药品SKU已拓展至21.6万种,其中处方药占比约62%。在扩大用药便捷性和可及面的同时,方舟健客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为患者“长期用药”需求提供了保障。

从数据来看,方舟健客无论是用户留存率、复购率,还是用户转化和付费,都领跑于行业且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这标志着公司已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向现金流更加稳健、业绩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同时,用户规模、合作生态与服务及用户粘性的提升,均为其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I赋能业务突破,“熟人医患”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技术突破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化,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2025年,公司接入能力先进的大模型,并完成“AI+H2H”(AI+Hospital To Home)技术升级,着力打造覆盖用户服务、供应链、内容生产的全场景AI应用矩阵。

深入来看,“熟人医患”模式是方舟健客构筑“AI+H2H”生态的“基石”。区别于行业内多数平台“一次性问诊”的模式,公司的“熟人医患”模式更注重长期医患关系的建立,这使得其用户在忠诚度、活跃度及支付意愿上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这一模式的价值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花旗首次覆盖方舟健客即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5港元,核心逻辑正是认可其“高粘性生态带来的增长确定性”。

而AI技术的深度融入,则有望推动方舟健客在“熟人医患”模式下真正实现“效率提振”和“价值深化”。从最新进展来看,方舟健客通过在慢病管理平台扩展AI整合,部署了多项关键AI解决方案。例如,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AI电子病历(EMR)智能体”及“AI预问诊智能体”,实现7X24小时的智能预问诊及医疗记录调阅与建立。该系统采用大型语言模型提出智能追问,并为医生整理患者症状、病史及数据,提升诊疗效率。

同时,方舟健客部署了“AI导诊智能体”协助患者选择医生及适配科室,并推出“AI医生助理”为医生提供诊疗支持,其亦升级“AI客服助理”,以更好地支持患者全程的用药管理。该系统有助于处方咨询、用药提醒及及时续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透过在平台上整合AI工具,公司构造了一个促进医生效率持续提升、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业务模式。

从中不难看到,方舟健客对“AI+H2H”生态的战略布局有望成为未来成长的关键因素。这将令该公司拥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和长期主义特征,并具备了难以复制的“生态+技术”双壁垒:一方面,“熟人医患”模式的用户粘性需要长期积累和培养,类似于盲盒界的“泡泡玛特”,在拥有一批忠诚、活跃且愿意付费的用户群体后,新进入者难以快速突破。

另一方面,AI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结合需要持续研发投入与场景打磨,非短期可构筑,而方舟健客亦可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嵌入医疗机构的核心运营流程,成为提升其管理效率与医疗质量的关键伙伴,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经常性收入。

政策+需求双驱动,AI+慢病管理龙头价值兑现可期

从行业维度看,方舟健客所处的“AI+医疗”赛道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医疗行业正在经历智能化升级,AI 技术的应用加速渗透至智能问诊、病历管理、医保风控等多个领域,行业内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由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推动 AI 在医疗场景的应用,强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从市场需求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慢病患者规模持续扩大,但“专业、高效、可及的慢病管理服务”仍存在供给缺口。现阶段,中国慢病管理市场面临数字化水平较低、基层医疗资源短缺以及院内重复就诊等多重挑战。传统慢病管理模式下,由于信息化程度不足,患者的健康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导致疾病管理的连续性和精准性受限。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在专业知识、诊疗工具及患者管理能力方面相对薄弱,难以提供高效、规范化的慢病管理服务,影响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患者在慢病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频繁前往医院,仅仅为更新处方或咨询常见健康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医疗资源的压力。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慢病管理能够在诊断、治疗建议、管理及预防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升级。例如,AI可基于患者数据预测慢病风险,实现早期干预,从而提升慢病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的规模从2019年的1,13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4,645亿元,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2.2%。预计到2033年,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4,712亿元,2023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

图源:招银国际

方舟健客所推出以AI驱动的慢病管理解决方案,能够连接医患两端,结合人工智能和创新技术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慢病管理方案,提升慢病管理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与社保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合作,采取涵盖整个患者医疗过程的“全周期健康保障”理念,展现出了高成长性、高用户粘性和清晰的盈利路径。

未来,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数字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慢病管理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方舟健客的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并持续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模式的智能化升级,其商业前景广阔而深远。

综合而言,方舟健客2025上半年的业绩,不只是“营收与盈利双增长”的数字表现,更验证了“AI+H2H”生态的有效性:公司盈利拐点显现、商业模式壁垒稳固、用户基础扎实,且深度受益于“医疗AI+慢病管理”的行业红利。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方舟健客作为极具潜力的AI+慢病管理龙头企业,业绩基本面稳健且具备长期成长性。然而,现阶段公司的股价与实际价值和成长前景并不匹配,当前市值亦未反映自身的核心优势与行业红利,存在显著的价值低估。以8月28日收市价3.85港元、参考花旗给出的目标价8.5港元估算,方舟健客较现价至少应有120%以上的上涨空间。

此外,随着AI技术在慢病管理场景中应用的进一步落地、用户需求的持续释放,均极其有望为公司带来大幅突破的收入和长期向好的增量空间,将形成商业价值和公司业绩上强有力的支撑。展望未来,方舟健客作为赛道龙头的长期价值,将逐步被资本市场认可,成为港股市场中兼具成长属性与价值属性的优质标的,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信达生物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