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阿里巴巴-W(09988.HK)一季度净利润增长76%至423.82亿元 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来源:格隆汇 2025-08-29 18:10: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阿里巴巴-W(09988.HK)一季度净利润增长76%至423.82亿元 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格隆汇8月29日丨阿里巴巴-W(09988.HK)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476.52亿元(34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0%。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49.88亿元(48.84亿美元),同比下降3%,主要是由于经调整EBITA的减少所致,部分被无形资产摊销、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的减少,以及去年同期的一次性计提准备金所抵销。经调整EBITA(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同比下降14%至人民币388.44亿元(54.22亿美元),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以及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部分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双位数收入增长以及多项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所抵销。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31.16亿元(60.19亿美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23.82亿元(59.16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主要是由于公司所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以及处置Trendyol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所产生的收益所致,部分被经营利润的减少所抵销。

公司于4月底在淘宝app上推出「淘宝闪购」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餐饮、日用品、电子产品和服装等多个品类商品的即时配送需求。该举措也强化了淘宝app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在即时零售的大幅投入,旨在建立即时零售的消费者心智和扩大业务规模,在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作为公司即时零售战略的一部分,公司扩大了非餐商品的供给和相应的前置仓覆盖。在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和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公司也通过整合各业务的供应链、用户及会员权益,按计划落实促进即时零售与阿里巴巴生态其他部分的协同。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的电商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8,577百万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08,522百万元增长9%。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主要由Takerate的提升所带动。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的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784百万元(2,064百万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196百万元增长12%,主要是得益于2025年4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88VIP会员是公司购买力最高的消费群体,其数量持续同比双位数增长,超过5,300万。面向公司最重要的客户,公司将通过提升价值定位,继续专注于提高88VIP会员的留存。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AIDC收入同比增长19%至人民币347.41亿元(48.50亿美元),主要由跨境业务的强劲表现所带动。AIDC在战略上一直聚焦于重点地区,继续专注于运营效率,带动其亏损同比和环比均大幅收窄。速卖通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显著改善,主要是由于物流优化和投入效率提升所致。Trendyol的国际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也有所改善。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33.98亿元(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6%。本季度,整体收入(不计来自阿里巴巴并表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也加速至26%。这一增长势头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所带动,其中包括AI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本季度,我们聚焦消费、AI+云的战略,实现强劲增长。我们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取得阶段成果,赢得消费者心智。我们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带动月度活跃消费者及日订单量创新高。在持续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AI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显著。面向未来,我们将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把握历史机遇,实现长期增长”。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我们的核心业务实现强劲的收入增长。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云智能集团同比收入增长26%,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我们核心业务的优势进一步巩固集团的信心,并提供资源支持我们对即时零售和AI的重大投入。我们在践行提升经营效率的承诺上表现出色,本季度AIDC同比大幅减亏,接近盈亏平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高鑫零售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