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联民生证券:港股盈利仍处修复通道 AH溢价短期并不必然“均值回归”)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联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尽管二季度以来港股整体表现弱于A股,但仍看好港股本轮行情,AH溢价短期并不必然“均值回归”。首先市场生态层面,A股“新经济”公司密集赴港上市将进一步丰富AH两地上市公司的领域分布,拓宽资金选择面。其次,美联储有望迎来降息窗口,且随着港元汇率企稳,香港市场流动性紧缩预期有望缓解;同时,南向资金年内大幅流入后仍有进一步增配的需求和空间。另外参照最新的中期业绩预告,港股盈利仍处修复通道,新消费等赛道在主题催化之外也具备景气支撑。
国联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从简单的“均值回归”视角看待AH溢价有待商榷
年初至今恒生AH股溢价指数持续下行,且多数行业均有收敛,部分投资者以此作为两地市场的择时依据。但复盘后,国联民生证券认为,以AH溢价指数表征两地市场相对表现或有一定偏差。首先,当前AH两地上市企业数量和市值占比仍较为有限,且风格偏周期和防御,以工业、金融行业等国有“传统经济”为主;其次中枢水平上,沪深港通开通至2020年中,AH溢价指数多在120-130区间波动,当前水平较历史低点仍有浮动空间,简单以此前140的中枢判断AH溢价“必然回归”并不严谨。
AH溢价影响因素的共识在流动性,认知差在基本面
AH溢价的存在本质上源于两地市场股本无法自由流通,决定AH溢价水平高低的核心或在于两地市场流动性的差异,尝试拆解了影响港股流动性的关键因子。
制度建设上,港股市场更少的下方保护对应一定的风险补偿。一方面,港股卖空机制成熟且成交活跃,加之没有涨跌幅限制,投资者面临更大尾部风险;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各项税收等,港股交易成本相对更高,对投资者实际收益有影响。
南向资金占比持续提升事实上将直接压缩港股的折价空间。从成交占比看,港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超60%,且非本地机构投资者占比高,低频交易对流动性环境亦有影响。AH溢价的收敛也依赖于国际中介买入,且国际中介尤其是海外长钱具有看重基本面的特征,配置属性较强。同时,近年来南向资金对AH溢价的影响力边际加速提升,2020年后AH溢价指数的显著收敛多伴随南向资金的大幅流入。
美元走弱对港股流动性改善有利,但其并非优秀的前瞻指标。联系汇率制下,美元指数变化确实对香港市场宏观流动性有影响,今年来美元的持续走弱或为AH溢价收敛的一大动因,但历史上存在多次美元和AH溢价走势背离的情况,且近年来两者的背离情况明显增加,当前美元指数已经难作为有效的前瞻指标。
短期,AH两地市场的相对盈利增速和股息率变化是重要因素。盈利增速上,当中资港股净利润改善程度较A股更大时,AH溢价多有收敛,结合机构投资者占比高的特征,强基本面或提升相对吸引力;股息率上,将AH股按照股息率分组,股息率超过4%之后,AH溢价率明显下降,高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流动性折价。
继续看好港股本轮行情,AH溢价短期并不必然“均值回归”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尽管二季度以来港股整体表现弱于A股,但仍看好港股本轮行情,AH溢价短期并不必然“均值回归”。首先市场生态层面,A股“新经济”公司密集赴港上市将进一步丰富AH两地上市公司的领域分布,拓宽资金选择面。其次,美联储有望迎来降息窗口,且随着港元汇率企稳,香港市场流动性紧缩预期有望缓解;同时,南向资金年内大幅流入后仍有进一步增配的需求和空间。另外参照最新的中期业绩预告,港股盈利仍处修复通道,新消费等赛道在主题催化之外也具备景气支撑。
风险提示
美方关税政策超预期:若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加码,或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冲击,影响资产价格。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若美国经济维持韧性、通胀抬头迹象显现,美联储降息可能进一步推迟,港股市场流动性或受影响。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如果地缘冲突进一步加剧或扩大,或对全球需求、我国出口表现及资产价格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