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又来一例!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15 18:51: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又来一例!)



【导读】又见大型券商旗下资管参公大集合产品转移给同一股东旗下基金公司

券商参公大集合改造进入收官阶段,又有大型券商旗下资管陆续将旗下参公大集合产品陆续转移给同一股东旗下基金公司管理。

近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广发证券资管申请将旗下7只参公大集合产品转移广发基金管理,华安证券将旗下2只参公大集合产品转移给控股子公司华富基金管理。

更早之前,中信证券资管陆续将旗下全部19只参公大集合计划移交至华夏基金管理的申请正式获证监会受理,其中部分申请目前已获证监会批准,同时,中信证券资管已公告召开持有人大会讨论上述事宜。此外,方正证券、国元证券、东海证券、光大证券也纷纷将旗下的大集合资管计划转至同一股东旗下的基金公司。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资管移交参公大集合产品给相关基金公司符合监管导向,有利于资源互补、分工合作。未来,券商资管将专注私募等高附加值领域,与公募基金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广发证券资管拟将参公大集合产品

转移至广发基金

券商参公大集合改造又迎来新进展。

近日,证监会官网显示,5月初,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申请将旗下5只产品转移至广发基金名下,待变更申请通过之后,上述5只产品将分别更名为广发乾元价值增长混合、广发消费智选混合、广发昭利中短债、广发平衡精选混合、广发乾利一年持有期基金。

早在3月,广发证券资管就将另外2只产品申请转给广发基金管理,申请一旦获批,将改名为广发乾享核心精选一年持有期、广发智荟多元配置六个月持有期基金,目前已获受理。

Wind数据显示,目前广发资管旗下的参公大集合产品共有13只,一季度末合计规模超过308亿元,其中,仅广发资管现金增利的规模就已超过283亿元,如此一来,相当于广发资管已将旗下半数产品均申请转给广发基金管理。

事实上,不仅广发证券资管,4月末,华安证券也将华安证券合赢添利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华安证券合赢三个月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两只参公大集合产品申请更名为华富安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富安康三个月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变更为华富基金,上述申请也均已获受理。

中信证券资管参公大集合

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变更管理人

除广发证券、华安证券外,中信证券资管在今年1月一口气将旗下17只参公大集合计划申请转移给华夏基金管理,4月又申请转移了2只。截至目前,中信证券资管已将旗下全部19只参公大集合计划全部申请转移给华夏基金。

证监会网站显示,上述19只产品目前已有7只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准。近日,中信证券已公告召开产品持有人大会讨论上述事宜,若持有人大会通过,这些产品将全部转给华夏基金。

早在2023年8月,方正证券就将旗下的方正金立方一年持有期集合计划移交至方正富邦基金,成为行业内参公大集合移交公募基金公司的首例。此后,国元证券、东海证券、光大证券也陆续将旗下的大集合资管计划转至同一股东的基金公司名下。

大集合产品改造进入收官阶段

券商资管的大集合产品在参公改造后需参照公募基金运作,但若券商未取得公募牌照,产品到期后只能选择清盘、延期或转移管理人。市场消息显示,目前部分券商将公募化改造的结束时间提前至6月30日,意味着这一场转型接近尾声。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仅有不到两成的券商资管公司持有牌照,没有牌照的资管转移至已有公募牌照的同系基金公司运作。这样的模式保证了产品的延续运作,对于希望继续持有的投资人有了更合理的安排。

同时,券商资管与同系基金公司可通过投研能力、客户资源和渠道共享实现协同效应。资管新规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券商资管逐步剥离公募业务,专注私募等高附加值领域,以后的公募业务将由专业基金公司承接。

还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将推动券商资管从非标产品向标准化、透明化产品转型,提升合规性和市场接受度。未来,加强投研团队和投研体系的建设是夯实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的基础。券商资管还需在投研能力、科技赋能、合规风控和国际化等方面持续提升,以应对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同时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品牌建设巩固市场地位。

此外,券商资管参公改造大集合平移至相关的基金公司,给这些公司带来规模增长,或影响公募基金规模排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参公改造大集合产品的数量为303只,资产规模合计3565.42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元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