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股研究 - 正文

RoboSense速腾聚创:主要财务指标大幅提升 激光雷达与具身智能双板块投入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01 08:24: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RoboSense速腾聚创:主要财务指标大幅提升 激光雷达与具身智能双板块投入)



3月31日,RoboSense速腾聚创(02498.HK)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虽然公司仍未实现盈利,但公司收入、毛利和毛利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公司CEO邱纯潮表示,集团激光雷达业务在ADAS、Robotaxi、机器人市场及具身智能创新业务领域均有优异表现。

财务指标大幅提升

速腾聚创是一家以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公司的激光雷达和感知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汽车、机器人和其他行业。2024年公司登陆港交所。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约16.49亿元,同比增长47.2%。毛利约2.84亿元,同比增长202.8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82亿元,同比收窄88.9%。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度的8.4% 增加至2024年度的17.2%。

其中,来自销售产品的收入同比大幅增加59.2%至15.34亿元。期内激光雷达产品、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及用于机器人及其他产品的激光雷达产品的销量分别为约54.42万台、51.98万台及2.44万台,分别较2023年度增加约109.6%、113.9%及47.0%。

净亏损由2023年的43.3亿元减少至4.82亿元,降幅达88.9%。公司表示,亏损大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是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大幅减少,以及经营费用的有效控制。

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进行了股份回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联交所回购了共计1103.82万股。这些购回的股份未被注销,由公司持有作为库存股份。

为确保未来增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全年研发总投入约6.2亿元,其中创新业务研发投入约2.5亿元,约占全年研发费用的41.0%。该创新业务投入将主要聚焦于机器人与AI新兴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平台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等,将为集团未来中长期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业务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成功取得28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95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并为12名客户的32款车型实现SOP。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全球31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公司认为,智能驾驶的浪潮正在从中国走向全球,预计未来两年海外主流车企也将大规模配置高阶智驾。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累计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市场。其中在2024年第四季度新增一家中美合资的头部主机厂定点,在日本市场则获得了排名前三车企客户定点,未来海外市场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速腾聚创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CEO邱纯潮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了集团激光雷达业务在ADAS、Robotaxi、机器人市场的成绩及具身智能创新业务领域的最新进展。

在激光雷达业务方面,集团不仅在L2+取得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市占率第一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在L3/L4自动驾驶领域以及工业仓储、商业运营、消费智能等机器人领域获得大量定点,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在Robotaxi及无人配送领域,凭借性能领先的产品表现,集团已揽获更多核心头部客户,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具身智能领域,集团已确立清晰战略,并陆续沉淀包括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在内的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的技术成果,形成显著的技术生态位优势。目前,集团已与包括宇树在内的全球超过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创新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应用模式。

对于未来,公司表示,激光雷达技术架构已收敛成熟,具身智能方兴未艾,集团在激光雷达领域将发挥全栈芯片化和多元产品矩阵的技术领先优势,面向行业趋势和更多场景开发产品应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持续投入具身智能创新研发,加速第二曲线,向“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这一企业愿景稳步迈进。

在新产品方面,公司在激光雷达板块将发挥芯片化和架构平台的优势,面对新兴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快速推出合适的产品;在具身智能板块,今年将推进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的量产,并积极打造开发者生态。

公司表示,随着智能驾驶和机器人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公司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公司已与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达成定点合作,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海外收入占比。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速腾聚创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