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财报解读:亏损收窄26.9%,研发烧钱19.5亿,百济神州的盈利困局如何破?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03-28 20:24: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财报解读:亏损收窄26.9%,研发烧钱19.5亿,百济神州的盈利困局如何破?)

近年来,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掀起PD-1/PD-L1抑制剂研发浪潮,中国药企凭借成本优势与临床效率强势崛起。

然而,随着赛道拥挤度攀升,行业洗牌加速——恒瑞、信达、百济神州等头部企业既要应对国内价格战,又需突破海外专利壁垒。

百济神州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同比增长55%至38.1亿美元,核心产品泽布替尼(百悦泽)全球收入突破26亿美元,同比激增104.9%,成为首个跻身全球畅销药TOP10的中国原研抗癌药。

但高瓴资本的大规模减持引发市场担忧,这家明星药企能否在高增长与资本波动中找到平衡?

营收增速超行业水平,创新药成增长引擎

财报显示,百济神州2024年营收为38.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4.59亿美元增长55%。

这一增长的核心引擎来自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具体来看,其中,百济神州2024年产品收入为3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1.9亿美元增长72.6%。百悦泽在2024年全年的全球收入达到26亿美元,较上年的12.9亿美元增长104.9%。

作为首个在欧美市场获批的国产创新药,百悦泽凭借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等适应症的疗效优势,持续蚕食伊布替尼(艾伯维)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BTK抑制剂领域的头部玩家。

此外,产品线也在分化加剧。除百悦泽外,其他产品表现分化显著。

拆分来看,百泽安在2024年营收为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36亿美元增长15.7%;安加维在2024年营收为2.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283万美元增长141.7%;倍利妥在2024年营收为7433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434万美元增长36.8%。

凯洛斯营收为661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980万美元增长66.3%;普贝希营收为5351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655万美元下降5.4%;瑞复美营收为3603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602万美元下降52.6%。

而研发投入与全球化布局也在逐渐成为长期竞争力的双刃剑。

尽管收入高增,公司全年研发费用仍高达19.53亿美元,持续加码血液瘤、实体瘤及双抗等前沿领域。同时,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国际化临床与商业化网络的建设成为关键战略。

亏损收窄与盈利拐点,从烧钱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除了创新药逐渐变为增长引擎,运营效率也在同步提升。而百济神州亏损收窄26.9%背后:财报显示,2024年,百济神州净亏损6.45亿美元,同比收窄26.9%,非GAAP经营利润首次转正。

这一改善得益于毛利率优化,经调整后(即不包括该加速折旧),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品销售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83.2%上升至85.5%,百悦泽等高毛利品种占比增加。

同时费用增速在放缓。百济神州2024年费用为37.84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费用为32.87亿美元;其中,销售与管理费用为18.3亿美元。

研发费用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8亿美元,增加1.747亿美元(或9.8%),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0亿美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研发费用从上一年同期11亿美元增加9,760万美元(或8.7%)至12亿美元,主要归因于公司的全球研发团队扩张、临床及临床前候选药物增加,以及对内部研究与临床开发活动的持续投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研发费用包含2,710万美元加速折旧费用,主要归因于将临床生产升级至更大规模、更高效的生产线。

而现金流与资本储备,也在平衡研发投入与可持续性。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约28亿美元。尽管尚未完全摆脱“烧钱”模式,但管理层预计2025年经营现金流转正,为后续管线推进提供缓冲。

后续,预计百济神州将充分利用多特异性抗体、蛋白降解剂和抗体偶联药物等在内的研发平台,加速推进未来在乳腺癌、肺癌和胃肠道癌等治疗领域的布局。2025年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资本博弈与行业变局,高瓴减持背后的长期价值之争

近日,继去年高瓴资本减持百济创下新低后,2025年3月3日高瓴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48万份美股ADS。这一动作引发市场对机构信心动摇的猜测。

与此同时,本土创新与跨国巨头的角力正在加剧行业竞争。

制药网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BTK抑制剂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1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自2017年伊布替尼获批上市后,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并将于2030年扩大至225亿元。

因此,百济神州需直面艾伯维(伊布替尼专利纠纷)、强生(阿卡替尼)的围剿。同时,国内PD-1市场已进入“内卷”红海,信达、恒瑞等对手通过联合疗法与适应症拓展争夺份额。

长期来看,创新药企还需面对政策、资本与技术三角如何平衡的问题。

目前来看,中国创新药企的崛起依赖三大支柱。一是政策支持:FDA加速审批通道、医保谈判推动放量;二是资本耐力:港股18A与科创板提供融资便利,但需警惕估值泡沫;三是技术壁垒:双抗、ADC、细胞治疗等下一代技术布局决定长期天花板。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百济神州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