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透视首程控股(00697)2024年财报:亮眼业绩凸显优质基本面,财务护城河助力穿越周期)
对于首程控股(00697)在机器人产业中的深度布局,资本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其股价在2月7日起的12个交易日内大涨91%,这一度让首程控股成为了市场中的焦点。而于3月26日发布的亮眼年度业绩,则再度将首程控股在资本市场中的热度推向了新的高潮。
据业绩公告显示,得益于资产运营与资产融通两大业务的齐发力,首程控股在2024年的收入为12.15亿港元,同比增长37.5%;毛利5.07亿港元,同比增长41.0%。实现了快速成长。这在宏观经济疲软,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显得尤为难得。
同时,首程控股在手资金充裕以及资产结构良好更加凸显了此份业绩的“含金量”。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程控股高流动性资产达到43.6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31.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外,公告显示,董事会建议宣派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及特别派息合计共8.88亿港元,其中末期股息为1.2亿港元,特别派息为7.68亿港元。加上2024年中期股息港币2.08亿元,合计10.96亿港元。在今日的业绩会上,管理层透露2025年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3亿港元的金额用于回购。总派息加回购达到13.96亿港元。
充裕的货币资金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共同为首程控股构筑了一条“稳中求进”的财务护城河。这一坚实的财务基础不仅显著增强了首程控股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还为公司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精准捕捉新兴机遇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坚实的财务基础是首程控股实现巨大扩张潜力的基石,也为首程控股打造跨越经济周期的强劲增长动能奠定坚实基础。
资产运营业务稳健增长 持续释放现金流
剖析首程控股财报不难发现,其充裕的货币资金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与其建立的“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商业模式有直接关系。该商业模式是首程控股通过多年战略转型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其以资产高效流转和科技驱动的运营效率提升为核心,构建了从资产获取到价值释放的完整生态闭环。
首程控股布局的核心基础设施资产本来就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稳健为该类资产的主要特征,在“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模式下,该等基础设施资产可释放更大的商业价值,从而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报告期内,首程控股的资产运营业务收入为9.21港元,同比增长40%。该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首程控股在进一步扩大停车场、产业园区等领域的资产规模的同时,持续提升了该等资产的运营效率。
在停车场方面,首程控股在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停车场经营权项目和北京丰台站停车场项目的营运交接,并在第三季度获得西藏拉萨市贡嘎机场停车场项目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停车场项目,持续巩固了公司在交通枢纽类停车场资产管理业务的龙头地位。且进入2025年,首程控股参与建设并管理运营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最大新建航站楼的停车场项目也正式投入运营。至此,首程控股交通枢纽类停车场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了以点化线,以线成面,完成了全国范围内“东西南北中”全方位网络贯穿式的业务布局。
在扩大停车场经营规模的同时,首程控股亦通过科技赋能积极推动停车场的数智化转型,持续提升停车场的运营效率。在2025年初,首程控股完成了速驿客系统与DeepSeek平台的搭建,通过AI+运维、AI+客服的结合,优化了泊车调度,提升了车牌识别效率以及车辆进出场管理效率,实现了“智慧停车运营”的全面升级。
在园区资产方面,报告期内首程控股的首个定制化项目“理想汽车总部二期项目”于2024年一季度全面投入使用,为公司在定制化服务领域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六工汇作为首程控股产业园区项目的旗舰之作,整体出租率已超过95%,而于2024年初新签约的冬奥广场项目已部分签约出租并在报告期内贡献收入,融石广场和首程时代中心也将带来收入的快速放量。且首程控股报告期内与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物业公司,这标志着公司园区业务逐步扩展至“投资+建设+商管+物管”的全产业链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首程控股目前园区的在管规模高达100万平方米,且储备面积高达1000万平方米,10倍于在管规模的储备面积为园区业务未来的持续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且首程控股将依托自身在园区方面的深厚积累打造人形机器人高地,公司丰富的产业生态及应用场景将成为机器人技术的试验场,目前已有包括云鲸智能在内的多家机器人企业入驻首程控股园区。人形机器人高地的打造,将为首程控股的园区业务发展注入新活力。
毫无疑问,报告期内停车场资产与园区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与首程控股拥有充足的货币资金可加速业务扩张有直接关系,且由于资产运营业务稳定性强,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并不敏感,因此资产运营业务是首程控股的“压舱石”,对公司业绩的稳健发展及现金流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
资产融通进入新增长轨道,高扩张潜力驱动多维布局显成效
充裕货币资金带来高扩张潜力这一特点在首程控股的资产融通业务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目前,首程控股的资产融通业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REITs及股权投资,这两个业务的推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首程控股充裕的货币资金便为此提供了有效支撑,这让公司的在管基金规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突破。
2023年11月,首程控股与阳光保险旗下阳光资管联合宣布发起设立北京首程城市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用于投资具有REITS发行潜力的基础设施资产,并通过公募REITs实现退出闭环。在2025年2月,首程控股再度联合成立新基金,其旗下的首景投资联合中国人寿、财信人寿等共同出资建立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基金,总规模52.37亿元,该基金可用于投资于REITS相关的全部环节。
短期之内迅速成立起两个百亿级基金,这不仅是首程控股拥有强大朋友圈的表现,也是公司充裕资金助推业务高速发展的最好佐证。
此次与中国人寿、财信人寿共同成立基金的背后,是对首程控股在REITS产业中布局的进一步深化。REITS类似于长期基金,具有稳定的收益及分红机制,可保证公司投资回报在长期维度上的稳健。而从另一个维度看,2024年仅是我国REITS发展的第四年,我国存量基础设施的价值量高达122万亿,有望在长期维度上带动REITS产业的持续成长,首程控股以REITs为基石的“募、投、管、退”的全生态系统布局将受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正是得益于REITS市场的回暖,首程控股的资产融通业务在2024年已重回增长轨道,该业务收入增长31%至2.84亿元。在2023年中,由于基本面压力以及流动性疲软等因素的影响,REITs市场价格大幅回调,曾令首程控股的资产融通业务发展承压。但在2024年中,一系列利好资金的发布以及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让REITS的配置价值凸显,保险及FOF基金等大规模长期资金开始陆续进入REITs市场,REITs估值迎来上涨。
首程控股作为目前中国公募REITs市场最大的产业投资方,其显著受益于REITs市场的回暖REITs 整体收益率的回升为2024年资产融通业务的发展增添动能。报告期内,首程控股新增参与了中金印力REIT及华夏特变电REIT的战略配售投资,并于2024年12月成功发行了先级利率2.4%的第二期停车资产类REITs。
关于另一增长引擎机器人业务,也是在2023年底,首程控股联合战略股东北京国管(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于机器人全产业链。
在北京机器人基金成立后的短短一年内,该基金已完成对机器人产业链上超过400个项目的筛选,并已投资了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未磁科技、万勛科技、沃兰特等在内的一批优质创新企业,投资版图全面覆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此外,首程控股在机器人产业中的深度布局也是公司高扩张潜力的具体体现。除了产业投资外,首程控股还在机器人全产业链展开布局。此前首程控股基于停车、园区等丰富的业态,为公司被投企业提供真实的商业化验证场景,助力被投机器人的商业化加速。
2025年,机器人战略进一步升级,首程控股新成立了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将通过销售代理、融资租赁、行业咨询丶供应链管理等加速推优质机器人企业和优质机器产品的落地愿用,首程控股将成为机器人时代的产业服务商。预计该公司今年内即将产生收益。
基于在机器人产业中的深度布局,首程控股的内在价值也随之生变。
短期而言,被投企业估值的提升以及对被投企业的深度服务将为首程控股带来直接收益;中期而言,机器人及AI的赋能将为首程控股带来业务的增长收益;长期来看,首程控股将从多个维度在机器人产业的时代机遇中获取超额收益。
总结: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不确定性已成为了市场常态,寻求确定性资产已成为超额收益的来源,而具有强大财务护城河的首程控股已开始向市场展现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其2024年亮眼业绩的取得离不开财务护城河的强力支持,充裕的货币资金和较低的资产负债,让首程控股具备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和底气。
可以预见,在财务护城河的支撑下,呈现高抗风险能力与高扩张潜力的首程控股有望整体维持稳健发展的向好趋势,这将让其在资本市场中展现高配置价值。而派息及股票回购计划的公布则进一步凸显了首程控股的投资价值。
在公告中,首程控股表示将进行分红并派发特别股息,金额合计高达8.88亿港元,加上中期派息2.08亿港元,合计10.96亿港元。且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3亿港元的金额用于回购。总派息加回购达到13.96亿港元。
年度派息分红以及股份回购计划充分展现了首程控股业务发展的稳健,财务状况的良好以及现金流充裕等优势,更传递出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凭借公司有望稳健成长的高确定性以及积极的股东回报策略的协同发力,首程控股有望强化资本市场认可度,驱动长线配置资金加速布局,为公司估值重构注入持续动能,从而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