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瑞声科技(02018)声学业务今年有望达100亿规模,毛利率30%左右

来源:智通财经 2024-10-25 14:23: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瑞声科技(02018)声学业务今年有望达100亿规模,毛利率30%左右)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持续复苏态势,特别是以iPhone16为代表的AI手机,及以华为mate XT为代表的折叠机的推出,打开了行业新的发展空间。10月下旬开始,小米15、OPPO Find X8、vivo X200 、一加13等机型将扎堆上市,年度旗舰机型PK大赛即将上演。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台,同比增长5%,市场景气度还在不断提升。全球精密科技制造龙头企业瑞声科技管理层在近期业绩会上表示,2024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将继续稳中有升,且随着更多高端旗舰机、及创新形态折叠机的涌现,单机智能手机价值量将显著提升。

瑞声科技管理层称,公司通过战略转型,各业务类别在增长确定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蕴含了将来的增长价值。其中,声学业务回到了健康的增长轨道。在声学领域,公司以前主要做电子消费类的微型声学,通过收购PSS(比利时汽车声学公司),从而建立了全用户、全场景的体验。声学领域所构建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声学业务未来的重要增长动力。

管理层透露,从规模上看,声学业务将成为瑞声科技第一个超百亿规模的重要业务产品线,且未来中长期有望达200亿规模。其中,消费电子类的微型声学毛利率有望维持30%左右,而车载声学业务下一步将整合功放等产品,毛利率也将持续稳定在25%左右。今后通过技术的整合,以及效率的提升,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瑞声科技是全球声学龙头企业,为全球超90%的智能旗舰手机提供声学方案。该公司在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中称,受益于高端声学平台持续导入主力机型以及扬声器出货量提升,2024年上半年声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34.6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为29.9%,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此外,瑞声科技去年收购的PSS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务并表收入为人民币15.2亿元,毛利率为25.0%。

综合来看,瑞声科技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声学和汽车声学PSS公司的收入总和,达到了49.8亿元。而下半年通常是消费电子行业旺季,去年下半年瑞声科技消费电子声学业务(不含汽车声学)营收,就达到了41.8亿元。此外,PSS下半年业绩指引为15亿元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瑞声科技今年涵盖消费电子及汽车在内的声学业务整体营收,有望达到100亿左右规模。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微型扬声器的应用需求也逐渐增长,进而推动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2017年到2019年,全球微型扬声器市场规模,从88.6亿美元增长至95.7亿美元,2024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10亿美元左右。

今年以来,AI手机打开高端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了行业新活力,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还将持续增长,手机声学市场规模也将继续扩张。而高端智能手机形态的创新(如折叠屏手机)和更轻薄化的要求,在对声学器件的性能提出新考验的同时,更带来了升规升配的机遇。

据统计,瑞声科技面向中高端市场的SLS大师级扬声器,凭借“小腔体+超薄”的优势,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出货超1200万只,同比增长接近200%

折叠机方面,瑞声科技定制推出的极致超薄的高性能扬声器,采用高性能扬声器平台及创新的材料应用和结构设计,相关声学产品在多个客户的折叠机型中取得主要份额。据媒体报道,荣耀Magic V3和Magic Vs3采用的就是瑞声科技铰链、中框、马达及声学等产品。

此外,在汽车市场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快速增长约32%。面对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瑞声科技在中期业绩报告中明确表示,PSS收购完成后,将加速在国内市场的扩张,持续供应头部新能源企业的中高端车型。

瑞声科技管理层透露,公司一直在探索集扬声器、功放、算法以及调音服务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通过品牌授权模式与全球顶级音响品牌强强联合,为全球头部车企及终端使用者提供更多元选择。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小米SU7、问界M9、理想L7-L9系列、小鹏MONA M03等爆款车型,均采用了瑞声科技/PSS的扬声器产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瑞声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