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21解读|“以股代息”增持陆金所逾50%对中国平安财务影响几何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1解读|“以股代息”增持陆金所逾50%对中国平安财务影响几何)




两家公司在三地证券交易所上市,因“以股代息”收取股息增持超50%,触发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线,又新增一个案例。

7月3日晚,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和陆金所控股(6623.HK、LU.N)联合公告称,中国平安在陆金所控股派发特别股息中选择股票分红方式收取相应股息,股息派发后中国平安控制的陆金所控股股份将达到56.82%,将被动并表陆金所控股,并触发香港证监会《收购守则》下规定的强制性全面要约。

为何选择股票分红方式收取陆金所特别股息?中国平安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陆金所回馈投资者,派发特别股息。公司作为大股东,选择股票分红的方式收取该特别股息,被动并表控股陆金所。此项选择对平安及陆金所均积极正面,显示平安集团对陆金所长远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华泰证券分析称,战略协同层面,平安将陆金所并表,意味着平安对陆金所更强的控制力,可能促进更紧密的合作。中国平安也强调无意私有化陆金所控股,将继续维持陆金所控股的港、美双重上市地位,并希望陆金所控股继续现有的主营业务方向。

市场反应方面,截至2024年7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收盘,陆金所控股美股报收于2.95美元/股,上涨3.51%。截至7月3日(北京时间)发稿,中国平安(2318.HK)报收36.5港元/股,下跌0.95%。

机构评级方面,给予持有建议的机构占多数。7月4日,华泰证券发布评级报告称,维持中国平安“买入”评级,最高目标价为69港元,与此前最高目标价一致。高盛也维持“买入”评级。

陆金所从平安联营公司到并表子公司

在本次特别股息派发完成后,陆金所将成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前其属于中国平安的“联营公司”。

今年3月21日,陆金所控股宣布送出“巨额特别股息”大礼包。宣布发放100亿人民币的特别股息并同时公告了以股代息计划,股东可以选择以现金形式收取特别股息,也可以选择以股代息收取股息。

当时,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表示,公司一直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过去三年持续派发了常规股息。鉴于公司短期内业务审慎发展,各业务主体杠杆率较低,公司有较高的富余资本,为继续回报投资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董事会已批准派发特别股息。

此后,陆金所股东安科技术和平安海外控股(均由平安全资拥有)均选择了“以股代息”。截至7月3日,中国平安通过全资子公司安科技术及平安海外控股,合计持有陆金所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41.40%的股权。

因此,安科技术及平安海外控股将合计收到陆金所配发的509880257股新股,预计该等新股份将于2024年7月31日上午九时正(香港时间)开始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

据此,根据陆金所特别股息计划的最终选择结果,本次特别股息派发完成后,中国平安通过上述子公司持有的陆金所的股权比例将上升至56.82%,陆金所也将成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并表后对平安财务影响几何

中国平安主要通过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健康、汽车之家等成员公司经营科技业务。2020年,陆金所分拆独立并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为当时美股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并表后对中国平安的财务表现是否会有影响?中国平安强调,“陆金所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会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在财务表现上,预计并表对平安的净资产影响可能较小。”华泰证券分析师李健也分析称,结合陆金所上半年的利润表现,我们估计陆金所在并表时点的账面价值约525亿人民币,假设并表后平安不调整陆金所的资产和负债,我们预计1H24陆金所的投后净资产(按股份占比56.82%计算)约521亿人民币,与价值重估前的账面价值差异不大,我们预计此次并表对平安净资产的影响不显著。

高盛也发表报告指,认为中国平安以股代息增持陆金所至56.82%,短期内对财务影响有限。

高盛认为中国平安2024财年净利润和营业利润增长强劲,部分原因是2023财年的低基数效应。在该行覆盖范围内,中国平安对宏观经济复苏和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支持最为敏感。该行予中国平安“买入”评级。

今年4月23日,陆金所控股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一季度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64亿元。截至3月底,陆金所控股净资产达到928亿,货币余额为394亿。

对于一季度净亏损8.3亿元,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表示,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特别派息所导致的所得税同比增加234%,若剔除这项所得税影响,一季度陆金所的税前利润为4.5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平安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