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又一家大行官宣:下架!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4-05-14 14:42: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又一家大行官宣:下架!)



继交通银行之后,日前,又一家国有大行官宣将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

邮储银行:

存量智能通知存款到期“不续”

5月13日,邮储银行发布《关于存量通知存款自动转存功能变更的公告》称,为贯彻落实相关监管要求,进一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对存量通知存款自动转存的功能进行了调整。

自2024年5月15日起,存量可自动转存的个人通知存款(含梦想加邮站)产品将不再自动转存,通知存款产品的到期日为最后一个转存周期的到期日期,到期后不自动销户。

根据通知,用户支取通知存款时,将根据支取日相应通知品种的通知存款挂牌利率计算最后一个转存周期的利息,逾期部分将按支取日的活期挂牌利率计息。

邮储银行表示,若用户不认可上述变更,可到该行任一网点或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办理支取,如果未办理支取则视为同意上述变更。在办理通知存款业务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向该行营业网点、客服热线等进行咨询。

多家银行密集调整

作为高息存款,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曾是银行的“揽储利器”。

去年5月,相关部门曾下发通知,自2023年5月15日起,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其中,国有大行、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点上限分别为10BP、20BP。同时,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

此后,多家银行相继对智能通知存款产品进行调整,而随着一年过渡期即将结束,5月以来已有逾20家银行发布公告,包括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宣布将下架智能通知存款。

除此之外,近期,还有多家银行陆续停售中长期大额存单,部分银行“手工补息”的违规操作也被要求整改。而业内人士认为,多方面调整高息存款产品的背后,是目前银行息差的持续承压。

根据西部证券研报,由于存贷两端共同承压,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69%,创2017年以来新低。另据东方证券测算,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47%,较2023年末下降了14BP。

为了缓解息差压力,多家银行纷纷表示会持续优化存款成本、控制负债成本。如交通银行曾表示,会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拓展低成本的核心负债、强化存款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推动净息差合理区间趋稳。平安银行也曾表示,将继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客户定价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存款成本,缓解净息差下行压力。

展望后市,西部证券认为,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或可能继续下降,不过考虑银行息差压力较大,下降幅度或有限。预计2024年银行净息差可能仍处于下行通道,不过幅度可能相对收窄。

平安证券也表示,资产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上市银行息差水平仍持续承压,但成本端红利的释放促使收窄幅度降低,息差韧性凸显。展望未来,影响息差变化的趋势的核心因素仍在于资产端利率水平的变化,但能够看到负债成本下降、监管对于量价平衡关注的提升等积极因素的显现,息差有望逐步企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