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科眼科-B(6622.HK):现金21亿超市值,产品进度喜人,商业化元年启动

来源:格隆汇 2022-03-24 08:56: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兆科眼科-B(6622.HK):现金21亿超市值,产品进度喜人,商业化元年启动)

2021年是医药指数大幅震荡的一年,也是行业全新一轮进化的酝酿期。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除了对新方向的大力鼓励,也需要对新兴方向的发展进行规范矫正,同时还蕴含对老方向和旧产能的出清。

但由于行业发展和资金投入的惯性,旧产业结构的改革和新方向的规范调整需要更长时间去消化,因此在行业蓬勃向上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总会遇到多次的“矫正”和“回撤”,可以理解为夯实基础后有待更好的高质量发展。

而随着震荡的夯实,行业中过往被忽视的优质的细分赛道将会显现,其中,既有创新药,又有器械还包含医疗服务的眼科赛道,就是一个较为值得关注的方向。

323日,眼科创新药物领导者兆科眼科发布其2021年业绩。与此同时,公司公布用于治疗近视的NVK002完成了III期临床首名患者入组。环孢素A眼凝胶公布了其用于治疗干眼的关键第III期临床试验的完整结果。ZKY001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第II期临床试验也已完成了患者入组。治疗青光眼的首仿药贝美素噻吗洛尔也将在今年迎来商业化。

细看公司业绩公告,兆科眼科的现金、临床研究进度、商业化进程都值得研究,可以从中辨析公司合理估值。

研发加码,充足现金稳步推进临床进度

市场火热之时,赛道中的企业往往因为投资热度高涨而并不缺钱,市场讨论的都是公司管线布局和创新性。但当浪潮退去时,企业的现金就成为核心因素,一旦现金不能支撑企业渡过行业寒冬,那么再灿烂的春天也没机会出现。

从这一点来看,兆科眼科无疑是当前市场中,最无惧“严寒”的企业之一。据公司公告数据披露,兆科眼科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1.3亿人民币。充足的现金是公司价值组成的其中之一,除了是保障公司研发进程稳步进行的关键,同时也让公司能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充裕的现金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义,而将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兆科眼科在现金充足的情况下,将每一分钱花在了刀刃上,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约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0%。

图:研发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格隆汇整理

研发投入的增长反映的是公司研发进度的推进。由于临床试验越往后所需要的研发投入越大,因而当企业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时,也侧面反映了公司的临床试验的进度在稳步向前。

此外,相对于肿瘤创新药动辄几亿几十亿的研发费用,眼科创新药的临床试验要“便宜”很多。因此兆科眼科充裕的现金,可以支撑其更长远的研发运作,这是有别于肿瘤创新药企业的关键一点。

具体来看公司的几大核心产品:

1、环孢素A眼凝胶

过去的一年,兆科眼科在环孢素A眼凝胶上大力投入,依托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团队的深厚经验,将环孢素A眼凝胶的临床进度推进到了临床III期,并且从已公布的III期数据来看,该药物相比于现有的治疗手法对患者的症状起到了明显的改善。对比市场上其他环孢素滴眼液产品每天需要两次用药,环孢素A眼凝胶只需要每天一次用药,由于环孢素类药物在使用时多伴有眼部的不适感,每日两次的使用较为麻烦,尤其是白天的用药易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因此给患者带来了极大不便。对比其他产品,环孢素A眼凝胶优化了治疗效果和舒适度,大大提高遵医属性。公司预计在2022年第二季度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在2023年正式商业化。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干眼症市场的增长速度都较快。在美国市场,即使是专利保护期已经结束的Restasis,其年度销售仍然接近十亿美元,可见美国市场的吸引力。公司计划利用环孢素眼用凝胶取代市面上现有的滴眼液,成为美国市场的新护理标准。 

2、NVK002

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近视控制阿托品药物,NVK002第III期临床试验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也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批准。该药物的临床推进将会是兆科眼科接下来的重点之一。

从研究进度来看,兆科眼科的合作方Vyluma Inc.,其目前正在欧美进行三年期NVK002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2年底前完成。预期于2023年向美国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而其一旦获批,将成为全球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缓减近视加深的产品。而兆科眼科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分为两个同步进行的部分,一个是在中国开展的NVK002为期两年的第III期临床试验(CHAMP研究),另一个是为期一年的第III期桥接临床试验(小型CHAMP)。III期临床试验已于今年3月入组首名患者。如果欧美III期临床成功,兆科眼科将利用欧美数据结合中国的桥接临床试验数据,向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3、ZKY001

公司的另一核心产品ZKY001,对于促进角膜伤口愈合的应用范围广泛,有望用于多种角膜愈合适应症。目前,其治疗角膜上皮缺损(CED)的第II期临床试验的最后一名患者已于2022 年2月出组。而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适应症的研究者发起的试验(IIT)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吴护平教授牵头,亦于2021年10月16日完成首名患者入组。

作为公司的核心自研产品之一,兆科眼科计划在2022年从多方向同步推进该药物的研发进度。除上述两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外,兆科眼科目前正在发掘ZKY001适用的另外两种适应症,包括经上皮雷射屈光角膜削切术(一种治疗近视的外科手术)及翼状胬肉(生长在角膜或结膜)。 

4、NTC010

NTC010是一种用于预防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感染及炎症的药物。其已被批准成为供海南省患者使用的急需进口药品,同时有望2022年内提交上市申请。

5、贝美素噻吗洛尔

除了全力推进创新药的进程,兆科眼科也在积极推进几款重磅仿制药的进度。其中,据灼识资料,贝美素噻吗洛尔有望成为中国治疗青光眼的首仿药。目前,兆科眼科已经通过了贝美素噻吗洛尔的GMP实地检查。

预计将于今年内开始商业化,届时兆科眼科凭借该药物的成功商业化,将正式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商业化就绪

从公司产品管线的研发进度不难看出,兆科眼科的核心产品均已临近商业化,在未来的一年到两年内,或将迎来公司创新成果的收获期。而在此之前兆科眼科基于其团队在行业深耕多年的经验,早已开始了商业化的早早布局。

凭借兆科眼科销售团队丰富经验和网络,公司最近与一些大型的传统渠道包括国药控股分销中心、上药控股和华润医药商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展开采购模式、物流管理、市场开发、合作项目及信息沟通等多方面合作。

这次合作为公司即将实现的产品商业化提供了一个高效、强大的销售网络,这意味着兆科眼科从一家研发阶段的公司,朝着商业化进程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此外,公司在广州南沙新区建立的生产设施,占地约7,600平方米,符合包括FDA、国家药监局及EMA在内的全球主要监管机构的所有规定,可以满足后续商业化生产。除了上述的传统渠道,公司亦正积极布局线上渠道合作,配合公司的数字化未来。

开启数字化未来

展望未来,《“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医药产业链上游的医药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数字化工作,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的兆科眼科同样正在建立公司的数字化体系。

公司建立的“兆科博视”是一个微信眼科学术平台,主要为中国眼科医生提供专属的内容和服务,包括标准化诊疗、行业发展和持续教育。自9月推出以来,兆科博视的关注人数已从去年9月约50人增加到截至目前已经超过3,000人,通过专业和学术内容出版实现了有机增长。未来有望成为领先的眼科资讯平台。

公司还与医疗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医渡科技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初步聚焦于培育临床研究人才、建立临床研究网络、开发数字化临床研究模型三个方面。未来该合作有望为行业专业人员提供更专业深入的市场教育,也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的开发效率和改善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强强联合之下,双方或将推动临床研究模型向数字化迈进,促进虚拟临床试验等举措的推出。

此外,公司还与惟视眼科携手国内知名青光眼专家共同打造了世界青光眼周公益科普活动。活动通过新浪医药及其他平台公众号获得了超过150万的阅读量,活动期间的科普直播也吸引了众多关注,单场实际参与人数超8,000人,总计超30,000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青光眼疾病的知晓率,助力提升青光眼早发现早干预的比例,也能提升兆科眼科在临床及大众层面的品牌知晓率,为兆科眼科青光眼新产品上市铺垫。

综合而言,在兆科眼科飞速成长的过程中,数字化将作为公司增长的加速剂,助力兆科的研发,商业化等各个方面发展。同时,作为中国眼科创新药物的领军者,兆科眼科也将借助数字化平台,串联医生、医院、患者等不同板块,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在医药市场消化估值时,现金作为企业活下去的关键因素,也是判断企业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纵览医药市场,如兆科眼科这般,既有充足的现金,又能积极推动临床试验进度,商业化也筹备就绪的企业着实不多。

而板块的调整,有时也会埋没优质的企业,但这恰是投资的机会所在,能发掘其中的估值不合理,就能享受公司的价值重估。当前,兆科眼科总市值约18.9亿港元,与之21亿人民币的账面现金以及众多创新管线的价值明显不对等。因而,未来随着市场情绪的修复和医药板块震荡夯实的结束,公司价值将回到合理水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