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股聚焦 - 正文

恒指年内跌超20%,张坤也“踩雷”,见底了吗?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1-12-01 16:23: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昨日,恒指刚刚创下近13个月来的新低,较今年31183.36的高点下跌已超20%,让今年年初入场港股的投资者们体验着实不太美好,甚至连顶流基金经理也因此“踩雷”。

二级市场上,大部分股民对于大盘指数还是非常注重的,几乎每天都在关注大盘指数的走势,也在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预测大盘指数的走势。

2021年年初,A股和港股市场的主要指数在创下高点后均出现回落,经过近一年的调整后,A股开始反弹,三大指数走势渐稳。但反观港股,则是持续低迷。

截至12月1日收盘,恒生指数涨0.76%,报23652.7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0%报6058.80点;恒生国企指数涨0.69%,报18133.28点。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恒指刚刚创下近13个月来的新低,较今年31183.36的高点下跌已超20%;恒科指较年初高点下跌近40%;恒生国企指数昨日创下了近5年内的最低点。由此来看,今年年初入场港股的投资者们体验着实不太美好。

港股基金业绩惨淡

数据显示,以港股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公募基金QDII产品,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中,华南地区一位网红基金经理管理的港股基金,已经凭借着24%的亏损垫底了QDII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排名。

少部分港股基金中的幸运儿,今年以来也只是处于刚刚盈利的状态,甚至还不如银行存款的利息来得高。

此外,设置了港股仓位的主动权益类A股基金产品,也成为许多顶流基金经理今年业绩踩雷的核心因素。

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为例,今年以来,该基金回撤幅度已经超过了20%,一方面是“踩雷”了教育股,另一方面则是其重仓的港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

港股为何大跌?

今年年初,仿佛开了“金手指”一般的港股市场给了投资者无尽的遐想,不少基金经理都认为港股已是白马的价值洼地,更有金融机构高呼,“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

如今来看,持续阴跌的港股指数真的是给了投资者一片“洼地”。观其背后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科技龙头股业绩不及预期。

11月18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姗姗来迟的财报背后则是业绩的大幅下滑。财报显示,二季度阿里收入2006.9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增长29%,略不及市场预期的2061.7亿元。但是,公司净利润仅录得33.77亿元,同比下降87%,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近四成。

财报发布第二天,阿里巴巴的股价便来了一个“10米高台跳水”,此后股价一路走低,接连几日频创历史新低,小摩、瑞银、大摩等国际投行纷纷下调公司目标价。

此外,美团的财报也不理想。11月26日,美团披露2021年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净亏损99.9亿元,超过市场预期亏损70.4亿元的40%,经调整净亏损为55.27亿元,去年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20.55亿元。

作为恒生指数中比重超过8%的权重股,阿里、美团、腾讯今年以来的下跌无疑带累了大盘指数。此外,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小米集团等权重靠前的个股下跌幅度同样较大。

其次,南向资金买入力度减弱。

事实上,除了业绩不及预期、龙头股下跌外,市场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下跌原因看,除了权重排名靠前的科技龙头股业绩不及预期外,南向资金的买入力度较2020年也是大幅减弱。

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收盘,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4045.29亿元。2020年,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达6721.25亿元。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的买入力度明显减弱。

今年年初,中金公司曾表示,2020年南向资金流入港股明显提速,考虑到保险、私募等资金的流入潜力,在港股估值保持吸引力的前提下,南向资金未来几年年均流入港股潜力可能维持在5000亿元至6000亿元的高位。

如今来看,想要在最后一个月内实现1000-2000亿元的净买入额,着实也不太现实。

除了以上两点比较突出的原因外,今年,港股印花税上调30%导致的投资成本提升、市场扩容提速导致的指数相对失真等问题,也是大跌的一部分原因。

广发香港认为,港股的风险可能来自病毒扩散超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政策收紧超预期。

港股市场变幻莫测

如果以恒生指数作为参考标的,近年来,港股市场基本上在2万点至3万点之间波动,且整体投资体验并不佳。不少投资者在2007年的3万点追高买入,至今都未能解套。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四年时间内,港股市场的整体增值效果并不理想。

为何会如此?

首先港股是一个全球联通的市场,它是没有一个本地资金市场的,也就是说,到这里来的资金是流动的,那么遇到风险的时候,这些流动资金往往会率先出逃。

其次是港股的机制允许做空。港股做空的工具很多,也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市场上的参与方会出现角色变换,一些公司的股东未必就是多方,他们完全可以将股票借出去成为空方的帮手。

考虑到港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变幻莫测,结合港股市场上不足1元的“仙股遍地走”情形,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未必能够适应港股市场的投资。

港股“洼地”到底了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恒生指数创年内新低,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互联网科技公司股价的拖累。尤其是在反垄断政策出台后,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水平都受到了冲击。

往后看,在美国经济“就业上行、通胀高企、经济筑顶”的阶段,美联储短期对后续的货币政策难以在当前基础上更加鸽化;在A股三季报整体偏弱的背景下,港股三季报进入尾声,也可能迎来偏空的负面冲击;国内经济下行与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叠加的冲击短期缓和也有难度。

基于上述三点原因,平安证券认为港股短期可能难以彻底走出当前的弱势状态,全面转强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对于市场参与者最为关注的互联网板块,对前期的这一轮互联网板块的上涨行情,平安证券的观点则是超跌反弹,而非互联网板块的“王者归来”或者彻底反转,毕竟整体的“政策底”尚未到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平安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