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闻资讯 - 正文

票补将全面取消 线上票务市场繁荣或一去不复返

来源:蓝鲸财经 2018-09-14 11:25: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媒体称票补将全面取消,线上票务市场的繁荣或将一去不复返)

2018年春节档,我们告别了9块9 的超低价电影票;即将到来的国庆档,我们或许将正式告别19块9 的相对低价电影票。

据新浪娱乐、中国电影报道等 媒 体消息,传言文化部和电影局已下文,将于10月1日开始实行新规。新规包括:一、停止一切线上票补,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线下售票;二、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含票务系统),院线/影投不得参与分配;三、未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将无法开展预售;四、线上售票上对影院的结算周期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变成8日内结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时结算。

据消息,获悉上述公告预计在今明两日内发布,大地影院、博纳影业、保利院线、淘票票等称,已经获知相关信息,但条款细节是否调整以主管单位公告为准。

这意味着“群众喜闻乐见”的票补时代即将结束,想哭的恐怕不止是影迷……

少了低价票,还有多少人会去电影院?

虽然明文指令尚未下达,“票补全面取消”的消息已经传遍全网,一位资深影视发行人员告诉蓝鲸记者,这个事儿已经在朋友圈、各种影视相关的行业群炸锅了,“大家观点不一,有支持的,有说是在倒退的。”

不止影视行业,作为消费者的网友提前进入角色,开始为自己将来观影生活担忧,“就是要涨价了呗,那我以后应该很少会近电影院了,等线上资源吧,”一位网友告诉拉宁记者,但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也有好处,以后烂片会被骂的更惨了。”

如果全面取消票补,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或许是观影消费成本的上升,国内知名电影营销公司影行天下CEO安玉刚告诉蓝鲸记者,“其实现在中国电影市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老百姓并没有把看电影变成一个日常消费,比如像最近这两天全国大盘不到四千万,这意味着全国每天也就一百万人左右进电影院,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这个数字并不好看。”

观众观影积极性下降,对整个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讯号。

票补顾名思义,给电影票的补贴,简单来说,就是一张定价为50元的电影票,你最终19块9买到了,这剩余的部分是由片方和诸如猫眼、淘票票等平台共同为你补贴的。

票补在近几年的国内电影宣发营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价格让利对于观众来说往往是最直接的诱惑,就像超市和电商的促销,目的是为了吸引大家感受产品。所以通常,片方与平台通常会选择预售与上映首周末作为票补的重点时间,利用大规模预售来营造声势,争取后续排片促进后续票房提升。

由于票补效果立竿见影,资本也开始了通过票补加码影视竞争。

2017年国庆档被称作“没有5000万票补都上不起国庆档”,据娱乐资本论报道,《羞羞的铁拳》与猫眼合作在票补方面,以9块9低票价抢占市场;淘票票推出8块8的更低票价大力宣传《英伦对决》。票补抢占市场渐渐成了大资本的游戏,中小成本影片在低价大片潮中举步维艰。

2018年春节档,泛滥的票补潮受到限制。据 媒 体报道,上级有关部门表示从2月15日(除夕)至3月2日(元宵节),全国影院票价(普通观众实际支付部分)不低于19.9元,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电影票9.9元时代告终。

半年过去了,我们也许即将迎来“全面取消票补”时代。

票补没了,好电影的时代要来了?

虽然目前大家都为以后再也没有便宜电影票买而痛心疾首,但是根据电影产业类公众号毒眸分析,以后的低价票依然有可能出现,但将不会再出现在猫眼、淘票票等线上渠道,而是在线下购买渠道出现。除非主管部门对于线下的优惠也进一步限制与规定。

根据电影博主@电影票房分析,对于观众来说,取消票补新政执行后,在影院给猫淘结算价不变的情况下,只要你之前看电影不是19.9,实际上你的花费还会降低,因为新政每张票服务费封顶2元,而目前市面上服务费绝大多数情况都远超过2元。当然如果影院要给自家APP导流,提高对猫淘结算价的话,你们在猫、淘买票价格还是会上升。

所以“票补时代的终结”或将使猫眼、淘票票等线上平台失去优势,院线格局将被改写对于影院来说,不能收取服务费,经营业绩中将损失一块净利润来源。而对于电影宣发而言,营销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影行天下CEO安玉刚表示:“营销解决的就是产品和用户之间最直接的关系。不管他是从哪儿买或者怎么买,关键是他有没有购买的欲望。我觉得这是最直接,而且最关键的一个事情,也是最核心的一个事情。”

从长远来看,电影市场的增速不是一个票补可以轻易影响的,关键还是依靠影片的口碑。票补取消其实是对一段时间以来“影视行业追逐资本短期暴利”的纠偏,是促使整个行业竞争重回内容轨道。如果整个市场尊重行业规律,不仅将为以往因为资本受限而影院“一日游”的中小成本电影提供更多空间,同时也有利于一个良性的电影票务市场氛围的形成,对于任何一个真诚做内容的参与者来说都不是坏事。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爆款是靠票补砸出来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