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房企2020年期末“大考” 规模、资金、存货三大维度透视来年趋势

2021-01-15 08:44:00 作者:葛凡梅 来源: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更多文章>>

(原标题:房企2020年期末“大考” 规模、资金、存货三大维度透视来年趋势)

2020年中国龙头房企表现强劲,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业绩探底后开始逐渐爬坡回升。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在谋求规模增长的同时,也普遍面临着“三道红线”压力下的降负债要求,企业库存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也尤为突出,去库存也将是2021年房企的重要任务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叠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市场风云变幻莫测。先有疫情冲击,后有“三道红线”,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与压舱石,房地产行业在疫情后快速回暖彰显韧性,表现超预期。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已完全走出疫情影响,进入正常运行通道。2021年,我国经济继续向好,但房地产金融监管不放松,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又将怎样变化?

如今,外部因素叠加行业内因,地产行业洗牌加剧、两极分化愈加严重。地产头部企业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极具行业代表性。《投资者网》从企业规模、资金、存货三大维度,力图通过对2020年的盘点和研究,透视2021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1

头部房企增长强劲规模竞争压力提升

2020年,疫情冲击着整个房地产行业,各地楼市调控持续进行,融资环境不断收紧,房企竞争加剧,中小房企“压力山大”。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信息显示,2020年房企破产数量超470家。

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房地产行业仍向上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万亿元,同比增长6.8%。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7万亿元,同比增长6.6%。

强者恒强,弱者消弭,中国房地产行业马太效应愈加凸显。2020年中国龙头房企表现强劲,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数据显示,2020 年房地产企业销售规模持续增长,销售额超千亿的房企军团增至43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其中合景泰富集团、首开股份等房企首次跻身千亿房企阵营。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销售额TOP50房企销售业绩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各梯队房企销售业绩门槛值均创了历史新高。其中,TOP10房企门槛值为2780亿元,同比增长26%;TOP30房企门槛值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13%;TOP40房企门槛值破千亿至1031亿元,同比增长12%。

具体来看,在TOP30房企中,中国恒大、绿城中国、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中国金茂累计业绩规模的提升较为突出。此外,龙光集团、佳兆业、金科集团、滨江集团、荣盛发展、华润置地、雅居乐等房企2020全年的业绩同比增速也相对较高。

举例来看,佳兆业坚持深耕核心城市战略不动摇,2020年首进贵阳、宁波、无锡、奥东等地,获取全国近50个优质新项目,为公司聚力发展提供动能,在行业中品牌声誉与行业地位冲向历史新高,在资本市场其市值于2020年内突破千亿。

中国头部房企在强劲增长的同时,座次竞争也愈发激烈,但龙头房企地位稳固。碧桂园、中国恒大、万科地产、融创中国、保利发展作为房地产企业TOP5地位稳固。在TOP30房企中,9家房企的座次出现下降,5家房企的座次保持不变,其余16家房企的座次均出现上升,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竞争压力不断提升。

房地产行业规模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从销售额来看,TOP10房企所占市场份额超30%,TOP30房企集中度接近60%。在强者恒强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下,头部房企占据的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多,行业分化愈加明显,行业格局将逐步固化,中小型房企的生存也将愈加困难。

房地产行业分化将是长期趋势,多元业务发展将大有可为。在房企规模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分拆旗下物业管理公司上市成为房地产企业新的竞争赛道。2020年,受疫情对人们居家环境管理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物业企业扎堆上市成为潮流。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内物企上市规模达到17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市物业企业达到40余家。

2020年多家房企分拆多家房企拆分物管板块上市,备受资本市场认可。新上市的物管企业中,市盈率超过母公司的企业屡见不鲜,板块价值持续凸显。申万宏源研究看好地产细分市场多元业务发展,认为物业管理面积上行空间广、集中度较低,大中型物管企业的增长确定性强。而西南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未来物业管理行业将是母公司支持力、市场化拓展力、增值服务延伸力及业绩成长性多维度的综合素质对比。

2

头部房企现金充裕降杠杆持续推进

202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一番“疫情”洗礼、业绩探底后开始逐渐爬坡回升,呈现V字型发展态势。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在谋求规模增长的同时,也普遍面临着“三道红线”压力下的降负债要求。

“三道红线”主要对房企融资与现金方面的财务指标进行划定。根据规定,“三道红线”主要内容为: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2。净负债率大于100%;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相应地,房企根据越线情况分类定档,进行“四档管理”。即:“三道红线”均超过的房企列为“红档”,有息负债规模不得增加;超过“二道红线”的房企列为“橙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只超过“一道红线”的房企列为“黄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三线”均未超过的房企列为“绿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根据标普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房企的总体债务增速已明显放缓,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3%,而2019年和2017年同比分别增长16%和30%。数据显示,中国内房股2020年中报营收TOP50房企中,仅有18家房企出现净负债率大于100%。而杠杆率较低的房企,截至2020年6月末,净负债率尚未超过50%,比如:龙光集团、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建业地产、万科A、中国海外发展、新城控股等企业。

伴随着“三道红线”等房地产行业降杠杆政策要求,房地产企业也在进行积极补充现金流。2020年上半年,由于第二季度中央和地方政策的逐渐显效,购房者置业情绪好转,企业销售回暖,营收TOP50房企中有76%的营收维持正增长。此外,由于偿债潮的到来以及疫情对销售回款的影响,50家房地产企业的在手现金合计共有2.37万亿,较2019年末增长2.25%。

截至2020年6月末,现金超1000亿的房企有5家,其中碧桂园以1887.79亿元居首位,随后分别为万科A(1881.40亿元)、中国恒大(1407.47亿元)、保利地产(1255.52亿元)、中国海外发展(1113.85亿元)。

在营收TOP50企业中,拥有现金金额在500亿元-10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10家,比如融创中国、龙湖集团、绿地控股;现金金额在300亿元-5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15家;100亿元-3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18家,比如,中国金茂(170.60亿元)、滨江集团(164.17亿元)、合生创展集团(153.65亿元);仅有广宇发展的现金不足百亿,为50.01亿元。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12132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同比增速仅为3%。钱是房企命脉,现金为王的当下,“三道红线”悬顶,释放出来的融资收紧信号已成为行业共识。可能也是为了预防2021年后期融资收紧所带来的融资困难,2021年开年,房企融资呈井喷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0日,已有近30家房企发行债券,境内外累计发行规模约550亿元。其中碧桂园一笔拟发行的5亿美元票据,票面利率低至为2.7%。

但是从营收TOP50的财务费用指标来看,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融创中国、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龙湖集团、中国金茂、宝龙地产、融信中国、美的置业、禹洲集团、金地集团、中梁控股、绿城中国等13家房企的财务费用负数,这意味着公司银行存款形成的利息收入高于相关费用,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小,无需为债权筹资支付大额利息费用。

数据显示,营收TOP50中,财务费用超过100亿元的房企仅有一家,为中国恒大;财务费用在10亿元至60亿元的房企有13家;财务费用在0至10亿元间的房企有23家,比如旭辉控股集团(1.73亿元)、中国奥园(1.55亿元)、合景泰富集团(1.39亿元)正荣地产(0.27亿元)。

3

存货上升周转率下降存货结构失衡突显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如果说,现金流是房地产企业的血液,那么,土地储备就是房地产企业的立业之本。在以往的情况下,房地产高杠杆的背后是对规模扩张的谋求,而土地储备则是房地产企业扩张的备用粮草。

“三道红线”让房地产企业带上融资“紧箍咒”,从对“规模增长”向“追求效益”发生转变。

在公布土储数据的房企中,面积超过亿平方米的房企共有4家,分别为融创中国(2.48亿平方米)、中国恒大(2.4亿平方米)、万科(1.57亿平方米)和新城控股(1.37亿平方米)。此外,土地储备在1000万至1亿平方米的房企有39家。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作为房地产前三强,并未披露相应的土地储备数据。但从可售货值中可窥见规模一二。截至2020年6月末,碧桂园的总土地储备权益可售资源达2.34万亿元,在行业中并不低。

在土地市场上,价值高地是房企争夺热点。在疫情、调控政策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深耕核心都市圈更能享受红利。目前,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布局长三角、大湾区、环渤海等热门经济区,优质地块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举例来看,截至2020年6月末,时代中国整体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及大湾区,其中位于大湾区土地储备占比近90%。融信中国80%的土地储备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正荣地产76%的土储位于一二线城市或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地区。佳兆业的土地储备总货值约为5800亿元,其中大湾区货值占比为52.2%。

从存货情况来看,在营收TOP50房企中,2020年6月末较2019年末,存货出现下降的企业仅有8家企业,分别是华夏幸福、绿地控股、龙光集团、越秀地产、美的置业、合景泰富集团、新力控股集团、德信中国。而其他42家房企的存货均出现增长,2020年上半年存货增长区间在10亿元至1300亿元不等。其中存货增长最多的5家房企分别是碧桂园、中国恒大、保利地产、中国金茂、世茂集团,分别较2019年末增长了1234.33亿元、643.48亿元、508.44 亿元、425.16 亿元、404.93 亿元、361.32亿元。

与存货增长背道而驰的是存货周转率数据,2020年6月末较2019年末,营收TOP50房企均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营收TOP50房企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为0.12,较2019年末存货周转率平均下降了0.18。存货上升而周转率下降,说明存货的增长除了土地储备和可售面积增长,一定程度上也是销售变缓的体现。

房企在拿地投资方面加大力度,但也应秉承着量入为出的投资策略,若去化速度变慢,资金的运转效率也会相应变慢,公司的正常经营可能将遭遇重大考验。在此情况下,企业库存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去库存也将是2021年房企的重要任务。

(文章来源:投资者网)

热点文章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