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闻资讯 - 正文

又有治疗癌症药企要上市!背后的投资机构很强大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张雪 2020-06-29 16:4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又有治疗癌症药企要上市!背后的投资机构很强大)

又一家高瓴投资的生物医药公司冲刺港交所。

6月26日,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高盛、摩根大通和杰富瑞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本次计划募集资金24.8亿港元,其中3.72亿港元用于拨付GB491的计划临床试验及注册备案筹备;12.4亿港元用于拨付核心产品正在进行及计划中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大、注册备案筹备及潜在商业化。

B轮融资后火速IPO

高瓴助力功不可没

实际上,本次嘉和生物的IPO申请速度可谓是十分火速,B轮融资结束还不到一个月。

天眼查数据显示,就在6月1日,嘉和生物才刚刚完成1.6亿元的B轮融资。

此次融资在现有股东高瓴资本领投的基础上,又吸引了新一批国际顶级医疗投资基金和高质量的机构投资人,包括淡马锡、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海通开元国际和Cavenham PE。

招股书也显示,在嘉和生物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高瓴资本旗下HHJH and HM Healthcare一共持股为35.59%,为控股大股东。

除高瓴资本外,康嘉医疗及康和医疗合计持股比例为16.07%,其中康和医疗持股为12.32%,康嘉医疗持股为3.75%。

机构方面,除了高瓴资本,淡马锡旗下的Aranda Investments持股6.32%;海通开元旗下HaiTong XuYu持股2.53%;Yingke Innovation Fund持股为1.53%;CPED Pharma持股1.42%,诚妙持股为1.30%。

而之所以此次冲刺IPO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已筹备上市多年。

为了谋求海外上市,嘉和生物的发展之路可谓是十分崎岖。

嘉和生物的前身是惠生集团于2007年在国内投资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2011年惠生集团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全部股权转让给惠生投资,2013年安胜投资1.87亿元入局,与惠生投资以58.08%和41.92%的比例共同持股。

2013年,沃森生物正式入局,以2.92亿元的价格拿下公司63.48%的股权;随后2015年,沃森生物耗资8500万元收购惠生投资持有的8.384%股份,对嘉和生物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1.96%。

同年8月,嘉和生物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阳光人寿保险、北京阳光融汇医疗和玉溪润泰投资,共增资人民币5亿元。

2018年5月,阳光人寿、阳光融汇和安胜投资将所持有的嘉和生物股权以6.53亿的价格悉数转让给了康恩贝华兴康平,此次股权转让比例约为21.05%。

同年6月,沃森生物将持有的嘉和生物8.6455%股权转让给康恩贝,交易对价约3亿元;将嘉和生物注册资本近1.85亿元对应的股权转让给HH CT Holdings Limited,同时,HH CT向嘉和生物增资2.9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嘉和生物正式脱离老东家沃森生物,成为HH CT控股子公司。

同月,泰格医药旗下的观由兴沃和泰格盈科两个并购基金也以整体31亿元的估值向嘉和生物增资3.7亿元。

2019年7月,康恩贝又以9.53亿元的价格将所持嘉和生物25.3359%股权转让给HH CT。

据了解,接盘控股嘉和生物的HH CT是设立于香港的一个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而其母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JHBP(CY)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实际为嘉和生物各方股东初步确定的境外上市主体。最终,花费数年、几经波折,嘉和生物还是决定登陆香港市场。

成立12年尚未盈利

十余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由于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嘉和生物成立至今尚未盈利,目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补助。

招股书显示,嘉和生物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688万元、1304万元;年度亏损分别为2.83亿元、5.2亿元。2017年,嘉和生物实现营收3603.25万元,亏损5427.10万元。

若按照被沃森生物收购的2013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计算,嘉和生物4年间亏损累计约3.26亿元,平均每年“烧钱”5000万元以上。

但嘉和生物的巨额研发费用也取得了确实不俗的成果。

成立以来12年间,嘉和生物一直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除自行开发,公司还通过合作开发、授权等方式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多项合作。

截至目前,公司已立项开发的重点在研单抗产品有10个,其中9个品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适应症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类疾病三大领域。

从研发管线看,嘉和生物的在研管线主要包括两大类:单抗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s)和单抗创新药,其中后者主要以快速跟进药(Fast-followers)和生物改良药(Bio-betters为主。

从研发进度看,当下进度最快的3个产品曲妥珠单抗(抗HER2人源化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注射用重组抗TNF-α人鼠嵌合单抗)、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抗)均已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在近一两年内获批上市。

在亚洲,公司正在进行超过18项临床试验,预计于未来 12至18个月内将分别向国家药监局及食药监局分别提交三项NDA及多项IND。

转变投资方向

持续扩张医药版图

2015年以来,高瓴的投资重心正慢慢从互联网转向医疗健康。

根据高瓴最新向SEC提交的报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高瓴在美股持有60家公司的股票中,生物医疗企业占据了29席,持有市值合计22.76亿美元,占高瓴总持仓市值的约30%。

其中百济神州是高瓴资本的第三大持仓股,持有市值达到6.74亿美元,占公司美股总持仓的11%。

今年一季度,高瓴资本至少投资了30亿元医疗股。相比上季度,高瓴资本减持了3.6亿美元互联网股,同时增持了9.3亿美元医疗股。若按照这个趋势,高瓴在医疗领域的投资金额很可能已经超过互联网。

A股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高瓴资本一共出现在6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其中,有4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分别是金域医学、爱尔眼科、凯利泰以及泰格医药。

今年上半年,高瓴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动作也十分频繁。今年2份,高瓴专门成立了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创投,并明确指出四大投资重点领域,排在第一位的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随后2月16日,高瓴以23亿的价格包圆了CRO企业凯莱英的定增,成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

3月26,华兰生物披露,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拟引入战投,高瓴资本斥资12.42亿元受让疫苗公司9%股权。

5月份,高瓴又以4亿参与了A股医疗器械公司凯利泰的定增。

同月,凯莱英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与高瓴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以多种方式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同时,若在战略合作期内为凯莱英带来的订单未达到8亿元,不转让此次认购的股票。

高瓴资本“慧眼识股”

投资医疗赛道成果颇丰

目前,高瓴资本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中已累计投资160家企业,其中本土企业100家,海外企业60家。

具体来看,高瓴在医疗健康中的领域的两大投资方向主要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生物医药领域以四大创新药企为代表,医疗器械领域以微创医疗、沛嘉医疗、启明医疗等主攻心脏瓣膜领域的企业为代表。此外,高瓴还投了大量的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的细分龙头,如爱尔眼科。

以上企业大多都为高瓴带来丰厚的收益,尤其是药明生物、恒瑞医药、爱尔眼科等大牛股,二级市场涨势惊人。

从短期来看,自2019年,高瓴资本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更是迎来集中爆发。

除基石药业、翰森制药、方达控股在港股上市外,BridgeBio Pharma、Akero、NextCure、Covetrus、Gossamer Bio等在海外上市,收获10余家IPO企业。之后,天境生物成为高瓴2020年首家上市的被投企业。

具体到个股,上市半年多,基石药业市值已超百亿港元;而翰森制药市值更是超千亿港元,上市首日即暴涨,一跃成为港股市值最大的医药股,最新市值已超2000亿港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兰生物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